“至于尚未做出來的油箱,一會兒我和華師傅再把尺寸核對一下,重新交給生產那邊。”
王有昌聞言,目光就轉向了華國勝。事情的起因他已經知道了,也明白這次的問題完全是華國勝的疏忽大意。
但是王有昌這個人很厚道,心里雖然急,但也沒說蘇沐重話狠狠熊上華國勝一頓。
此時看到王廠長的目光掃過來,華國勝就連連點頭,表態道:“國陽你放心,生產那邊我剛剛已經知會過了,讓他們全停下來了。等你這邊補焊結果出來,我立刻就去重新和他們定翻邊尺寸。”
趙國陽點了點頭,對華國勝亡羊補牢的態度還是肯定的。
事實上,華國勝這個人還是有一定水平的。這次出的問題,也是因為沒有人給他進行方案和圖紙審核的緣故。
前世,據趙國陽接觸到的情況。不管是多么牛逼的企業技術部,其每一張圖紙、每一個方案的審核,都是要經過四道程序的。
即設計、審核、標準化、審定,這四道程序。
當然了,有些更為嚴謹的廠家,在審定之后,還會多出一個批準的程序。通常簽“批準”命令的,都是懂技術老資格的廠級干部。
即使有這么多道程序,技術部門有時候,難免還是會出些差錯。
但是這個錯誤率基本上已經降低到了極限,真出了問題,也不是這一套程序的問題。
然而在宏達機械廠,一張制造圖紙或是一個制造方案,從設計完成到結束之后,總共就只有技術員一個人在忙活,其他人最多也只是打個下手罷了。
就好像華國勝這次給生產上的圖紙方案,就只經過了他一個人的手,然后就下發給生產部門,根本沒有其他人幫著審核一下。
其實華國勝也很無奈,他也想有個人幫自己審審圖紙和方案,但是在趙國陽沒有顯山露水之前,整個技術科,能給他審核的技術員,連一個都沒有。
他這個技術員總不能去找王有昌這個副廠長,給自己審核圖紙吧?
在趙國陽看來,宏達機械廠要想一步步向前發展,圖紙和方案的審核程序,就必須要開始搞起來了。
技術科的幾個年輕人之中,徐東峰和自己的關系最好,人也算聰明。可以先從他這兒開始著手改變吧。
有什么圖紙,讓他先大概畫一畫,然后讓華國勝給他審核,最后自己再把一把關,基本上這一套流程下來,問題就不會太多了。
就在趙國陽心中暗暗思索著怎么改革技術科的時候,王有昌怕了拍他的肩膀,開口問道:“國陽,你這個燒銅補焊的方法到底有多大把握?”
“如果把握不大的話,我們不妨做兩手準備。生產那邊,讓馬廠長繼續去備料,有備無患嘛!”
馬建聞言就笑道:“老王,看來你對咱們國陽信心還是不夠足啊。我看不用這么麻煩了,國陽既然這么有把握,這補焊的事他就一定可以搞定。對他,我可是無條件信任。”
王有昌倒是沒想到馬建對趙國陽這么有信心。他擔心自己要是再多說幾句,未免有些駁了趙國陽的面子,當下只能等著周靜芳那邊的補焊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