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飯莊,飯桌上,趙國陽和華國勝等人,不時給廖京生、寧小虹敬酒,各種表示謝意。
趙國陽是知道的,這兩位都是海量,所以他敬酒的時候,絕對不要求人家一杯干,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意思一下。
華國勝不大能喝酒,除了開始兩杯,后面也比較拘謹,倒是徐東峰這家伙,似乎是真的對寧小虹很中意,開始不停向對方敬酒。
看到這家伙自己往槍口上撞,趙國陽就是暗暗好笑。
果不其然,寧小虹終于被徐東峰這家伙惹出了真火。
在徐東峰再次向她敬酒的時候,她就對趙國陽眨了眨眼,意思是“這小子自己找死,你可別怪我了。”
接下來,寧小虹開始和徐東峰一杯一杯的碰起來。看到這位女中豪杰酒到杯干的樣子,本來還想湊湊熱鬧的張朝陽,嚇得吐了吐舌頭,慫了。
寧小虹、徐東峰斗酒的時候,趙國陽就和廖京生談起了機械行業的前景。
平心而論,廖京生這個人的確是個干事業的料子,是個很合格的企業家。
他的廠子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他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可以說是比較超前。
比如說他提到的國有、民營企業的改制對機械行業的影響,就很有見地。
廖京生說完之后,趙國陽借著幾分酒意,瞇著眼睛點頭附和道:“廖廠長說的沒錯,隨著咱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很多效益不好的國有、民營企業都急需轉型或是重組。”
“吃大鍋飯的日子,已經落伍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私營企業,很快會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趙國陽的話,每一句都敲打在廖京生的心頭,看著旁邊微醺的這個年輕人,他是暗暗驚詫。
如果說趙國陽在技術上很厲害,廖京生還覺得能夠理解。那么他在企業管理和發展方面也如此有見地,那就真的讓人匪夷所思了。
聽趙國陽侃侃而談,廖京生就忍不住開口問道:“國陽,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覺得我們機械制造業這一行,適合私營企業生存嗎?”
趙國陽放下筷子,狀似無意道:“廖廠長的擔心我明白,機械制造業,通常都需要很大的投資才行。尤其是設備方面,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投資,下去連個水漂都打不起來。”
“但是,我們在看到機械制造業投資門檻高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其中帶來的利潤豐厚。”
“那,打個簡單比方,就說你們向陽機械廠制作的農用器具吧,一把鋤頭,其材料成本怎么算也不到兩毛錢吧?但是你做出來之后,一把能賣多少?一兩元錢!撇開人工成本、機器損耗這些不談,這利潤回報率可說是極為豐厚了。”
趙國陽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機械制造業可不僅僅是農用器具這么簡單,越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其產生的商品價值也越容易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