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索了片刻開口道:“國陽老弟,不瞞你說,這些天,廠里面臨著改制的壓力之后,我整個人的神經也開始繃緊了。這幾天,我在周邊幾個縣市跑了跑,主要就是調查了一下這種模具廠的生存空間……”
廖京生這話說出來之后,趙國陽一下就明白過來。
想來由于對廠子改制的前景沒有底,這位廖廠長就想著有沒有其他出路。
而見識過浙東省那家模具廠的輝煌之后,廖京生就琢磨著能否往這個方向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廖京生這個人,倒真有幾分優秀企業家的敏銳嗅覺,行事,也非常果斷。
這種人,只要不是運氣太差,未來總是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的。
看到趙國陽低頭不語,廖京生以為他對自己的做法不認可,當下就咳嗽一聲道:“國陽老弟,你是不是覺得老哥我不務正業?明明搞的是機械這一行,卻想著在塑料件方向發展……”
廖京生話音未落,趙國陽就連連搖頭道:“不是不是,廖廠長您猜錯了。我對您的這個做法很欣賞,也很贊同。”
“誰說搞機械就不能搞模具,搞塑料件了?這兩種行業,本來就有不少共同性的嘛。”
趙國陽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從工業發展的規律來看。機械行業已經漸漸進入了一個飽和狀態,很多廠子都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
“廖廠長你也應該看到了,就咱們寧海市和江海縣兩個小城,搞機械的廠子就有多少?多了不敢說,二三十個總有吧?”
“肯定有,光我知道的就有十幾個了。”一旁的寧小虹連連點頭附和道。
趙國陽一拍桌子道:“對啊。咱們搞這一行的人都知道,機械廠的門檻低,入門簡單,投個一二十萬,就能搞得像模像樣的了。”
“和那些新興的小型機械廠比起來,咱們國企和集體企業的人工成本高出了很多,除非生產效率和生產工藝有保證,否則很容易在這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廖京生、寧小虹點點頭,是深以為然。
趙國陽揚手比劃了下繼續說道:“既然機械行業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空間,那么轉行就是不可避免的。廖廠長你看到了塑料件模具廠的前景,準備往這方面發展,我覺得就很好啊!”
“是啊,我也和師父說,可以試著搞一搞呢……只是師父一直下不了決心,老是愁眉苦臉的糾結呢。”寧小虹在旁邊添油加醋道。
廖京生無奈的看了自己的愛徒一眼,輕嘆一聲道:“不是我下不了決心,畢竟這是件關系到全廠生死存亡的大事兒。”
“要是我不擔任這個廠長了,說不定我一咬牙,就自己干了。可是現在既然國陽兄弟說,我可以在改制之后繼續當這個廠長,那當然要謹慎一二。”
趙國陽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廖京生臉上的真摯模樣,心里暗暗點了點頭。
這個人身上,明顯有著退伍軍人的血性和剛毅,是個漢子。
更難得的是,他的商業頭腦和經營企業的天賦,也很在線。
如果自己給他指明一條道路的話,未來說不定就是自己理想中工業王國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