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在國內,專利大多都有三種類型,只是叫法上可能稍有不同。
這三種類型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這三種。
詳細來說,發明專利,是指對產品本身、使用方法或者其重要機構的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機構或者其結合部位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專利,則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或者二者的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發明專利,由于是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體現了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所以一般來說,它的申請難度要超過實用新型專利。
也因為如此,企業及個人,想要獲得別人發明專利授予權的時候,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更高。
現在趙國陽的詳細圖紙還沒有完全出爐,兩個專利局的專家,就已經給出了兩項專利都能申請的肯定,這在一般情況下是非常罕見。
當然了,專利局的人這么熱衷于幫別人申請專利,也是有原因的。
在《專利合作條約》PCT締約之初,國際上就有過共識。
專利申請成功之后,其申請地,是可以獲得一塊收入,相當于保護費之類的東西。
圣保羅專利局的兩位專家在旁邊交口稱贊之時,艾頓則已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事實上,趙國陽這會兒畫的這個方案,從理論上來說不深奧,從操作性上來說,實現起來也不復雜。
因為它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去進行產品升級之類,只要將這個延時散熱系統,想辦法和中冷器、汽車控制系統等聯系起來就可以了。
然而,渦輪增壓技術已經誕生了近二十年,卻從來沒有一個人,去往這方面想過。
大家更注重的,只是盡量加大發動機本身的承受高溫的能力、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以及中冷器的工作效率。
現在外人或許只看到趙國陽這么簡簡單單的畫出了一個系統,可是艾頓卻知道,這個系統對未來的汽車制造行業,有著怎樣的重大意義。
在艾頓看來,不管這個趙研究員,是研究過這方面很久,還是今天臨時起意想出來的這個系統,他都是一個思路開拓、出類拔萃、獨一無二的天才。
可惜,這樣一個出色的天才,卻未能加入自己的大眾拉美汽車公司,不得不說,實在是一個大大的遺憾。
就在艾頓怔怔的站在原地想著心事的時候,趙國陽已經將自己的延時散熱系統漸漸完善了。
看著他輕描淡寫的就搞定了這張復雜的平面圖,艾頓再次被震了一把。
雖然在艾頓眼中,趙國陽基本上沒有停頓,就把整個的這份專利流程給輕松搞定了,但實際上也花了一個多小時。
只不過艾頓和馬庫斯、托尼這兩位專利局的專家,都在聚精會神的關注著趙國陽的一舉一動,沒有注意到時間流逝罷了。
終于,在搞定了最后一個小細節之后,一份完整的設計方案已經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