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返程的火車上,和月臺上白柔揮手作別,趙國陽慢慢將目光收回到自己的床位上。
這幾天的羊城之行,對趙國陽來說,可以算是收獲頗豐。
四羊集團這邊就不用說了,在簽訂了合同之后,趙國陽已經確定會幫四羊集團設計這一款“太子車”了。
至于踏板車發動機采購方面,四羊集團也沒有設置任何障礙,就在趙國陽離開的前一天,已經將第二批二十臺直接發過去了。
另外,梁紅軍請他幫忙執筆的演講稿,趙國陽也輕松完成,至于效果,那肯定是不用說的。
白柔這邊,趙國陽和她跟著那位曾老板去了一趟鵬城。
在鵬城的幾家大珠寶店走過一遭后,趙國陽對下一步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向,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籌劃。
和前世生活的年代不同,九十年代初,大型珠寶店主打的賣點,還是材質的奢華,對產品的包裝和式樣上,并不是特別在意。
在這種情況下,檔次略低一些,但是式樣新穎的產品,就有了足夠的生存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看過了這些珠寶店的產品之后,趙國陽有理由有信心,只要自己的榮光機械廠將產品材質上個檔次,絕對可以和現在的這些珠寶巨頭有一拼。
當然了,在做工上,榮光機械廠的產品,肯定還是要精雕細琢的。
按照廠里目前的人員結構和生產能力,能夠“慢工出細活”的,可能也就這么一兩個資深工人。
趙國陽暗暗琢磨了一番,回去之后是不是先將這兩個有工匠潛質的工人,開小灶單獨培訓一下。
以后,簡單粗糙的活兒,就不讓這兩個老資格的工人做了,給他們單獨弄一個小屋子,去搞榮光機械廠自己的“奢侈品”。
想到這里,趙國陽就愈發覺得有門兒。
現在國內的企業,還遠遠沒有認識到“工匠”這種資源的稀缺性。
假如自己的榮光機械廠現在就開始注意往這方面培養,以自己的見識和對產品工藝性的理解,三五年之內挖掘和培養出幾個“大師”級的工匠,那真不是什么有難度的事兒。
到時候,憑借優秀杰出的作品,“大師”級的工匠登高一呼,那些有上進心、有理想的年輕手工技藝者,肯定是趨之若鶩,爭著搶著要來自己廠里的。
另外,自己現在和蘇珊娜那邊有著友好的合作,也可以通過她來挖到一些其他風格的手工藝者。
要知道,桑巴國在奢侈品方面的制作工業,可是不容小覷的。
“就這么定了,回去就把這件事提上日程!”思忖至此,趙國陽已經沒有什么好猶豫的,直接一拍大腿。
將身子舒舒服服的靠在臥鋪里側,趙國陽的思緒是越來越活躍。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自己最初籌劃的幾大板塊,狀況都還不錯。無論是宏達機械廠這邊,還是榮光機械廠這邊,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除此之外,桑巴國那邊的礦藏一旦開采之后,自己工業強國的夢想,也將大大往前踏上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