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進了會議室想要補救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主席臺上,韓局長的講話還在繼續,他從五個不同的角度,對九十年代一來,江南省的工業結構進行了分析。
韓光軍朗聲說道:“從輕重工業的角度來看,近年來,我省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和加工工業在工業結構中比例上升,發展較快。”
“從行業角度來看,一些特殊工業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很快,并且正朝集中化的方向發展。很多新興行業在工業結構中的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從行業高級化的角度來看,資本密集型工業,是未來我們省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一些資產雄厚、科研力量強的大企業在行業中的分量,將會越來越重。”
稍微停頓了片刻,韓光軍接著說道:“另外,從所有制經濟類型的角度來看,外資經濟,在產值上已經漸漸成為了我省工業體系的主體。未來,還有進一步擴張的趨勢。這一點,是咱們需要警惕的。”
“當然了,國有經濟在許多重要產業中,依舊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聽到這里,趙國陽不由得吱了一下嘴。
對于這位韓局長之前的分析觀點,他還是很認可的。
只有這個“要警惕外資經濟在省內產值比例的提升”,說實話,趙國陽是不大認可的。
確實,以趙國陽超前的眼光來看。
江南省在眼前的九十年代初這頭幾個年頭,之所以能夠執全國工業的牛耳,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對外資資本的充分利用。
在趙國陽的記憶之中,進入二十世紀之中,江南省的經濟總量漸漸在和南粵省比拼的時候落入了下風,甚至有一兩年,還被魯東省給超過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省內外資經濟在工業方面投資的大幅削減。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神州大地,全國各個省份也紛紛加大了吸引外資的力度。
在這股浪潮之中,很多原本在江南省投資的外資工業企業,漸漸將工廠轉移到給出了更優惠條件的魯東省、皖南省等地,不再讓江南省專美于前。
失去了大量外資的注入,江南省的工業發展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
后來,隨著姑蘇市工業園區等國家級、省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先后建成,江南省才漸漸扭轉了工業經濟衰落的頹勢,重新奮起直追,趕了上來。
未來的這些情況,別人當然不知道,但趙國陽是十分清楚的。
以他的眼光來看,外資經濟的引入,根本不是應該“警惕”,而是應該大力扶持和高度重視。
是,當下咱們江南省的工業基礎在國內是數一數二,但是和發達國家比起來,這些還遠遠不夠看。
省里面現在就有了“閉關鎖國”的想法,無疑對省內的工業經濟發展,是一個大大的打擊。
現在,這位韓光軍局長在這樣的會議上,說出這樣態度明確的話,無疑會對與會的這些企業大佬們,有著重要的影響的。
那么,他的這個態度,會不會讓省內工業發展的步伐,受到阻礙和滯怠呢?
想到這兒,趙國陽就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趙國陽暗暗搖頭的時候,臺上韓光軍的講話也進入了最后的總結。
他咳嗽一聲道:“總的來說,咱們江南省工業發展水平,現階段在國內還是處于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