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論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寧海市還是占上風的。但是想要升格地級市,可還沒有太大的把握。
現在有了趙國陽這個“秘密武器”,寧海市在各方面的優勢就更為明顯了。升格地級市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而這一次卓領導的調研,可能就是省里對這件事情最后的“蓋棺論定”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寧海市前來送行的干部們,臉上就都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聽得這位卓領導如此捧趙國陽,陳春生當然知道該怎么做。
他誠摯的轉向趙國陽,對他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道:“趙總,這些年來,你給咱們寧海市做出了杰出貢獻。在這里,我代表感謝寧海市16萬市民,感謝你,感謝你這些=年來的默默付出。”
見到這位陳市長如此動作,趙國陽就連忙也回了一禮道:“陳市長,您言重了,我做的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兒。也是作為一個寧海人應該做的……”
對于趙國陽的謙遜,無論是省里的幾位領導,還是寧海市的干部,都很是欣賞。
勝不驕敗不餒,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困難了。
尤其是趙國陽剛剛不過二十五歲,他就做到如此淡然、淡定,實在不容易。
將卓領導他們送上了車,目送著車子遠遠駛去,趙國陽這才暗暗松了口氣。
這些天,他和卓領導幾乎是時時刻刻走在一起。
這位大佬除了詢問他一些關于寧海市的看法之外,更多的是向他咨詢在省內加大投資力度的事兒。
用卓領導的話說,你趙國陽是個厲害的企業家沒錯,但是你的投資可是大部分都放到了松江市,對咱們自家江南省的幫助遠遠不夠。
現在松江市那邊,一些制造型企業已經差不多飽和了,你也是時候將目光返回到自家江南省來了。
對于卓領導的要求,趙國陽當然不好直接推辭。
說起來,他本人對于在省內投資,并不反感。
只是因為松江市的機會實在太多了,他也只能在這方面稍微妥協一些。
根據他前一世的經驗,松江市自改革開放之后,有著長達三四十年快速增長的好時光。
而現在,距離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還沒有幾年,松江市的潛力還大得很呢。
但是卓領導說的也沒錯,一些制造業在松江市確實已經走入了窮途末路。
除了“松江大眾”、“寶鋼集團”這樣的超級制造型大企業,其余制造型企業的生存土壤并不那么良好。
對于這樣的現狀,趙國陽并沒有能力一下子去改變,他只能通過一步一步的微調,來協調自己手下幾家企業的生產銷售。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就是自己日后在江南省辦幾家企業,來回去松江市也不過就是兩三個小時的事兒,一點問題都沒有。
就在趙國陽默默想著心事的時候,陳春生就笑呵呵過來和他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