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兒這時醒了,小腦袋輕輕靠在夏暖暖的肩膀上,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身旁這位俊俏的小郎君,
洛川對這可愛的小家伙笑了笑,可沒想到薏兒竟絲毫不為所動,直接把頭扭到一邊,只留給他一個圓滾滾的后腦勺。
這是洛川第一次被人如此“冷遇”,不禁有些尷尬,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
踏上臺階,邁進門檻,四合院里的景象映入眼簾,清風忍不住驚嘆:“這學堂竟然用了琉璃!瞧那顏色多透亮!老天爺啊,這得多貴呀?”
村長一臉自豪,畢竟這是他們石家莊的學堂,大慶雖有玻璃,但那時不叫玻璃,而稱琉璃,要到金元時期才改名玻璃。
夏暖暖有時會注意稱呼,有時則直接喊玻璃,于是石家莊這些初次見識琉璃的漁夫們,自然也就跟著喊玻璃了。
不過洛家隨從顯然見多識廣,一眼便認出了是琉璃,這也難怪,畢竟洛家祖上出過皇帝和太子,世家大族底蘊深厚,連貼身隨從都頗有見識,
夏暖暖選的窗玻璃并非純透明,而是帶了些許藍光,屋里看外面清晰可見,而外面看屋里卻像照鏡子一般,光線越強效果越明顯。
如今村里人都愛來學堂蹭免費的鏡子,因為銅鏡昂貴,全村女子能擁有銅鏡的寥寥無幾,
清風被學堂窗格上的玻璃震撼到了,不由得收起了對夏暖暖的輕視之心,這人肯定出身名門,隱居于此,否則怎會有這般財力置辦這些東西?
然而洛川對此并不在意,目光甚至沒有多停留片刻在玻璃上。
當他翻開孩子們桌上擺放的《三字經》時,神情卻微微一動,低聲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真是一本極好的啟蒙讀物!”
他粗略翻閱一遍后感慨道:“暖暖,不知此書出自何人之手?”
夏暖暖聽到“暖暖”三個字總覺得別扭,忍了好幾次終于開口:“陛下,您叫我暖暖吧,或者夏夫子也行,我村民都這么稱呼我。”
洛川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好。”
夏暖暖又道:“這本書和《千字文》一樣,都是我師尊當年教我的,至于作者是誰,我倒未曾問過。”
洛川說道:“這本書真是難得的好書!它將經史子集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天文地理、古圣先賢、文史哲理無所不包。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排,讀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記,非常適合用來啟蒙教育,值得大力推廣。”
夏暖暖點頭附和:“確實很適合啟蒙。”
“不知道林……夫子有沒有出版的意思呢?”
夏暖暖笑著回答:“當然愿意!只是我不知道該找誰幫忙出版,還請大人指點。”
洛川摸了摸鼻子,說道:“我家開有書肆,我會派人通知掌柜,讓他與你商議后續事宜,這次夏夫子不僅貢獻了高產的糧種,還帶來了這么好的啟蒙書,我定會向朝廷為你請功。”
夏暖暖等的就是這句話,這相當于得到了大慶官方的認可,于是高興地說道:“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