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村長代表家族與幾家酒樓簽訂了供應協議,盡管夏暖暖希望他們能競價給出更高價格,但這些經驗豐富的掌柜顯然不愿自相殘殺。
經過協商,達成了每個蒸餅3文錢、每個肉蒸餅8文錢的價格,每天向每家供應一百個蒸餅和肉蒸餅。
五家酒樓總共需要每日五百個蒸餅和五百個肉蒸餅,送走掌柜后,村長高興得合不攏嘴,今晚全村都能睡個好覺了。
石家莊莊以捕魚為生,面對海上未知的風險,必須團結協作,整個族群如同一個大家庭,共同勞動,共享成果。
現在和五家大酒樓簽的合同,都是以家族名義進行的,這意味著整個家族都能因此受益,大家自然都很高興。
白面一斗要五十文錢,用這個價格來計算成本,一個添加了面堿的蒸餅成本大約是兩文錢,賣三文錢一個,雖然只賺了一文錢,但還算不錯。
銷售這類農副產品,并不被視為經商行為,更多的是農民和漁民的一種生活補貼方式,朝廷對此也是支持的。
盡管大慶社會等級分明,但底層百姓在吃穿方面能夠有所作為,這也是統治階層愿意看到的。
離開夏暖暖家后,村長馬上召集家族中的長輩和年輕人開會,討論制作蒸餅和肉蒸餅的事。
雖然是家里的女性負責實際操作,但在當時的大慶,男性主導著一切重要事務,所以會議參與者主要是男性成員,這些細節夏暖暖并不關心。
說到做生意,夏暖暖其實并不擅長,大家都在摸索中前進,幸運的是,她有足夠的資金承擔失敗的風險,畢竟,關鍵的配方掌握在她手中,這就讓她立于不敗之地。
談妥生意后,等到人群散去,夏暖暖拿出裝有瑞士蓮巧克力球的陶瓷盒子,對著小薏兒、小蝶兒和大丫這三個小朋友說:“噔噔!看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東西。”
打開蓋子,小薏兒首先興奮地拍起手來,脫口而出:“啊,是巧克力!娘從鎮上買的嗎?”
“沒錯,就是巧克力!每人一顆,吃完記得刷牙。”夏暖暖分發給他們。
小薏兒抬頭問:“娘,明天還能吃一顆嗎?”
夏暖暖點頭同意:“可以,但記住吃完要刷牙,不然甜食會把你的牙齒都吃掉哦。”
小薏兒認真地點點頭:“嗯,我知道,你說的我的明白。”
小蝶兒和大丫以前從未見過巧克力,他們小心翼翼地嘗試了一下,隨后露出了笑容:“真甜。”
小薏兒像個大人一樣解釋道:“巧克力很好吃的,里面還有牛奶,口感細膩絲滑。”
正當三個孩子享受美食時,林秦氏走了進來,見孩子們又在吃東西,便不好意思地說:“你們倆又在姑姑家蹭吃蹭喝,還不快回家,天都黑了知不知道?”
夏暖暖笑著與林秦氏打招呼,她們是鄰居,關系很好,所以夏暖暖并沒有起身迎接,而是邀請林秦氏一起品嘗巧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