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暖暖解釋說:“那可不一定,美洲的土著不像我們漢人這般聰慧,還處于較為原始的狀態,不過,聽師兄說有些土著與我們長相相近,可能是遠古時期從這片土地遷徙過去的。”
當洛川表示對這位見多識廣的游俠感興趣,希望能引薦時,夏暖暖笑著回答:“那不行,他行蹤不定,喜歡自由自在地流浪,每次都是他自己來找我,我也找不到他。”
就在他們交談之際,洛川注意到玻璃溫室角落里整齊擺放的長方形木板上覆蓋著一層白色物質。
“這是什么?”夏暖暖揭曉答案:“哦,那是海鹽!”
“鹽?”洛川很驚訝,他快步走到木板前,蹲下身捏了一點放在鼻邊細聞,“真的是鹽,這么白這么細的鹽還真是少見。”
這鹽自然非比尋常!夏暖暖特意從現代帶來的精鹽,拆開包裝鋪在木板上,就是為了制造震撼效果,引人入勝。
夏暖暖裝作若無其事地說:“海邊長大的人,得到海鹽不是很正常嗎?表哥何以如此驚奇。”
站起身來的洛川沉默片刻后問道:“聽你的意思,這些海鹽是你制出來的?為什么要把它們曬在這里?”
她回答說:“沒錯,是我做的,這是板曬法,比煮鹽省力多了,還有更簡單的灘曬法呢。”
洛川凝視著她,忽然笑道:“你可知我朝繼承隋朝的食鹽制度,實行免稅政策?你能從海水中提取出如此精細的鹽,這其中的利益不可小覷,這方法是你的師父教的嗎?”
“是啊,在山中隱居,自給自足很正常,我的先師博古通今,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這點小事不值一提。”夏暖暖夸大師父的能力,為的是給自己鋪路。
考慮到大慶初年的鹽政寬松,為了恢復民生,不僅土地均分,連鹽業也未設專稅,更沒有官方壟斷。
直到安史之亂后,才開始對鹽業征稅,眼下,如果能掌握制鹽技術,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洛川走出房外,緩緩說道:“表妹以前住在哪座山上?像你師父這樣的人物,竟然不留名,實在可惜,有機會的話,我想在他曾居住的地方建祠紀念。”
夏暖暖心中警覺,假裝悲傷地說:“那是一座無名之山,一場大雨引發滑坡,一切都消失了,恩師厭倦塵世,選擇歸隱,我又何必打擾他的寧靜?表哥的好意我心領了,但不必了。”
洛川溫和地安慰道:“節哀。”
夏暖暖微微一笑,暗自思忖:“事情的發展似乎偏離了我的預期,這么大的商機擺在眼前,怎么不問我具體操作方法,反而談論立祠?不管怎樣,我要按自己的計劃行事。”
“表哥,經過觀察我發現鄮縣的鹽價很高,我們既然住在海邊,老百姓不應該吃不起鹽,我把提煉海水成鹽的方法獻給官府如何?”夏暖暖盡量讓自己的提議顯得光彩照人。
洛川停下腳步,側目看著她,淡淡地說:“如果你愿意放棄這個利益,做這件善事,朝廷定會賞賜于你。
但你要知道,這種方法背后的利潤巨大,也許遠超朝廷的賞賜,你真的不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