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何途今天一早說的這件事,確實讓劉淵難以理解。
飯桌上,劉淵將夾起的食物先放下了,驚訝的看著何途。
柳映月夾著一塊肉,注意力卻全都不在這肉上面了。目光在何途跟劉淵之間一直徘徊,好一會才把那塊肉都給吃下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假。現在的問題是,這利州路的百姓,心都向著誰呢?”何途索性將筷子放下,品一口茶漱嘴,也不吃了。
被他如此一問,劉淵又陷入了思考。
柳映月將口中的食物咽下,在劉淵之前,猶豫著先開了口:“我覺得,至少有幾個縣的百姓是向著我們的,比如說鳳縣。”
“鳳縣距離映月寨進,所以一直以來受到我們的恩惠最多,哪里的百姓對我們編造的這個秦王也有更深的認知。他們的確可能會向著我們。”
說到這,何途停頓了片刻,認真的分析:“可你們是否想過,如果是讓這些百姓參加造反的勾當,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愿意?”
“百姓能夠吃得飽,有多少人會想著跟我們一樣選擇鋌而走險?”
如此一番話說出來,剛才準備了一大堆言辭的劉淵瞬間又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雖然柳映月說的也對,鳳縣的百姓受到秦王的恩惠最多,可也有一部分是打著官府的名義進行的。
就比如山匪人頭換取賞金的事情。
目光在兩人身上一番的掃視,何途見二人紛紛低垂著頭思索,顯然是心中沒了底氣。
接著道:“幾乎不用想,但凡有一口吃的,沒有多少人愿意走上這條路。”
凝視著劉淵,思索著以往,何途話如輕嘆:“當初我們,若非形勢逼人,有多少兄弟愿意舉著刀槍跟朝廷對著干?”
便是趙猛當時以死換得部分人解脫,還是有幾個人寧愿自己離開,去聽天由命。雖然他們最后被何途給殺了。
深沉了好一會,劉淵才抬起頭,輕聲問道:“說說看吧,我們該如何做……!”
“讓分散各縣的兄弟們脅迫知縣,由知縣貼出代表朝廷的告示,然后再帶人去挨家挨戶的收糧食。一定要挨家挨戶的收,而且只收糧食。”
“除此之外,你需要算一下如今的百姓家中大約還多少余糧。這么做并非是為了給百姓留下一口吃的,而是讓你盡可能的多征。最好在一月之內,讓各地百姓怨聲四起。自古改朝換代,除了民心所向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天下大多斗處在天災**的動蕩中。”說最后這些話的時候,何途那雙眼中透露著冰冷。
直視之下,劉淵跟柳映月感覺剛剛過去不久的寒冬臘月又回來了。
劉淵的額頭上不知不覺間密布了一層冷汗,他開始懷疑,倒地是自己做過知縣還是這何途以前做過知縣了。
強迫知縣出面征糧,一定會使得各地百姓怨聲載道,對朝廷大有不滿。
等到大多數人都餓的撐不下去時,自己這些人再從暗中出來……!
高舉一桿大旗搖曳呼喊,攻下縣城,開倉放糧。
“高,實在是高明。劉淵,佩服,佩服啊!”好一招官逼民反,劉淵由衷的一番感慨。
另一邊的柳映月只覺得腦子里有東西炸開一般,她雖然多坎坷,甚至也成了山匪頭目,可終究對這些朝堂上的東西,知之甚少。
這一切怎能讓她不震驚?
她忍不住深深的看著何途,這個平日里看起來不急不躁,做事隨心所欲的男人,心中打的算盤,卻如此之大。
“打個巴掌,自然也要給口糖吃才是。”何途一副風輕云淡的回了一句。
再次飲下口茶,他坐直身體整了整衣服:“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帝王造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