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蘇墨成功登上高位之后,他深知穩定局勢乃是當務之急。
治大國如烹小鮮,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循序漸進地推進。
因此,蘇墨首先采取的行動便是牢牢掌控全國的軍隊力量。
畢竟,在這世道之中,唯有手握軍權,方可擁有真正的話語權和決策權。
政權是打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與此同時,蘇墨也開始有條不紊地推行精簡吏治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官員考核制度。
通過這種方式,他能夠選拔出一批德才兼備、清正廉潔的官員,為國家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不僅如此,蘇墨更是將工部,從原有的體系中獨立出來,并賦予其全新的名稱。
科學院。
而且,把匠籍這個東西取消掉了。
工匠不僅每個月足額發放月供,他們的后代,不用繼續做工匠,以后也可以科舉入仕,入朝為官。
這一舉措,讓所有的工匠直接跪地給蘇墨磕頭。
他們以前,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個待遇。
后來,蘇墨憑借著自己前世所積累的淵博知識,精心挑選并寫下了一系列適合當下國情的研究項目。
把一些這個時代的人能理解的東西,交予科學院的學者們去深入探究。
而他自己,在空閑時間,也會帶人研究一些超前的項目。
這些研究課題涵蓋了眾多領域,例如蒸汽機的研發、水泥的制造工藝、優質無煙煤的開采利用以及高效制鹽方法的創新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此前向乾景帝提出的那項不種糧食的滅國策,蘇墨直接選擇了放棄。
在蘇墨看來,如今自己已然掌握了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全可以憑借強大的武力優勢輕松碾壓周邊的兩個敵對國家。
與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執行一項專門針對百姓的戰略計劃,倒不如將資金投入到諸如修建水泥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當中。
發展大乾,共同富裕。
以后,大榮和大離的百姓,也會是大乾的子民!
乾景帝一直以來都心懷不軌地想要看蘇墨出丑。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盡管蘇墨頂著眾多大臣們強烈的反對之聲,毅然決然地推行了一連串看似荒誕不經的決策。
然而結果卻令人瞠目結舌。
大乾竟然呈現出蒸蒸日上、繁榮昌盛之勢!
特別是在軍事方面,短短數月之間,全國范圍內的軍隊均已被蘇墨委以心腹之人加以接管掌控。
至此,蘇墨在朝中的地位已然堅若磐石、難以撼動。
而在民生領域,得益于蘇墨所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政策,百姓們的生活亦是充滿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不過,唯獨有那么一群人對蘇墨感到不滿,那便是商人階層。
蘇墨,把商稅看的異常的重要!
要知道,往昔之時,所謂的商稅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雖說名義上宣稱要向商人征稅,可實際上每年真正能夠納入國庫的銀兩數額,甚至連國家財政總收入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但如今情況截然不同了,蘇墨將整治商稅視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