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他不相信一個人會無緣無故的愿意替別人家養孩子,不求回報的。
單方面的付出,是不會長久的。總有一天他們的關系會決裂的。
像嬸子家和王錢家,王北家這樣的相處方式才是正常的,正確的。有事都會幫忙,不會干涉太多。沒事的時候能坐在一起嘮嘮嗑,吃吃東西。
誰家有好吃的東西,都會拿出來分享。有好事一起分享,有壞事一起分擔。能幫上忙就幫忙,幫不上忙就不添亂。這才是鄰里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阿玲在心里想,反正她才不會這么傻替別人家養孩子呢。留著錢給自已花不香嗎,對自已好,才是對的。首先對自已好,其次才對別人好。不過還要看看那個人值不值,不然就養個白眼狼出來。
就像王虎對他好,是因為王虎喜歡他。之所以喜歡他才對他好的。他也會對王虎好的,他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嬸子村里一般辦酒席,吃的好嗎?
王虎娘:不一定吃的好。要根據自家的情況而定。我們村誰家有喜事
喪事的話,都是全村人都去吃席的。所以都是吃的一般。人太多了,吃的太好了,也吃不起的。就是大鍋菜,窩窩頭,糙米飯,肉很少,酒和糖果都是普通的最便宜的那種。
不過有的人家辦喜事會殺豬,這樣就會多放點肉,還有豬頭肉,豬雜碎吃。
哦,那王錢家會殺豬嗎?
王虎娘搖頭,不會,他家過年的時候才殺了一頭年豬。過了年后又買了一頭小豬崽子,現在還小,殺不了。
不過他家準備了四個熱菜、五個涼菜,還有大鍋菜。我覺得這樣不妥,我回去找她說的,再商量看看。
阿玲問:“為什么不妥”?
接下來的時間里,王虎娘就把其中的利弊講給了阿玲聽。
阿玲聽完以后就恍然大悟了。還是嬸子厲害,想的周到。
阿玲和嬸子剝完花生以后,就收拾了一下,去洗手了。
余一他們到了城里就分開了。
王錢帶著新桐去了賣成衣的鋪子,試了喜服和鞋子。他們都很滿意,就買了下來。掌柜的看他們買的多,還送了一對荷包,一對發帶。還祝他們天長地久,夫妻恩愛,早生貴子。
王錢和新桐道謝完就離開了。
王錢他想買好一點的喜服,但是新桐不同意,所以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聽老婆的話了。
李新桐覺得喜服就穿一次,不用買好的,買普通的就行了。他們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攢起來。
王錢又拉著新桐去了首飾鋪子。兩人站在鋪子門口,沒有進去。
新桐問:“來這里干嘛”?
當然是買首飾了。走吧,進去看看。
新桐我不知道你喜歡什么樣式的首飾,還是你自已挑吧。
李新桐小聲的說,不用買了。我平時又不戴這些東西,買了也是浪費。走吧,我餓了,我們去吃點東西。
王錢說,首飾要買,東西也要吃。娘子這次聽我的,不然我回去會被我娘打的。娘子你也不希望看到我被打吧。我受傷了,過幾天還怎么和你成親啊。我們不多買,就買手鐲、簪子、耳環,你看行不行?
李新桐看著王錢,她知道今天不買肯定是不行的了。于是就答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