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飯后,陳鋒趁著天晴出去轉一圈。
“大鍋,我也去好不好?”
陳莉站在三輪自行車下,抬著頭看著陳鋒把小凳子放下來。
“不行,你在家里看好我們的寶貝,尤其是你的大黑雞。”
陳鋒一本正經忽悠道:“小心有人偷雞。”
偷雞?
那可不行,為了能吃上無數的雞肉,她都忍了好久。
陳莉上當了。
“那我就不去了,我要看著我的大母雞。”
陳鋒點點頭,心想待會回來給她帶來一只真母雞。
騎著自行三輪車出門,連續幾天的雨水,加上行人的踐踏,讓巷道十分難行。
出城后沒有就近投放,而是特意到了郊區人少的田野,這才把野雞野鴨隔著七八公里遠丟向灌木林、草叢等。
一路騎行,一路丟。
“這是朱鹮?”
他記得朱鹮不是候鳥,而是留鳥,主要生活在陜西,
天知道這一只朱鹮是怎么跟著候鳥跑到四九城的。
(ps:后世候鳥型的朱鹮基本滅絕,曾經西伯利亞、東北都有朱鹮生活)
“你還是來我空間住吧,要是以后碰到你的族人,我給你湊個伴。”
來到古運河時,沿著河邊又丟了幾萬只候鳥。
這一塊候鳥非常多,陳鋒順利用空間直接收了好幾只黑巨雞,其中三只正好是母雞,可以拿出一只給家里的雄雞湊個伴。
滿足小妹“雞生蛋、蛋生雞”的美夢。
“我去,這么多鸕鶿。”
看到三十多只鸕鶿在運河水面上捕魚,他當即全收進空間里。
鸕鶿又叫做魚鷹。
他記憶最深刻是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南方漁民訓練鸕鶿捕魚。
不過這種鳥類野生的族群,在日后同樣很稀少,是重點保護鳥類。
四九城的鸕鶿大部分都是來自河北省,3-4月遷徙北方繁殖,秋季前往溫暖的南方。
抓了一些鸕鶿、小天鵝、大雁、白枕鶴等珍稀來鳥類,他又換一個地方繼續。
轉到北面的山區腳下時,抬頭還看到了翱翔在天空的金雕。
四九城地區有超過51種猛禽,一部分猛禽會在遷徙季節飛越城市上空,最集中的遷徙通道為小西山(太行山余脈至燕山山脈)上空。
最多時,日通過量超過千只。
各區山地高海拔處有金雕、禿鷲、雕鸮等常年留居并繁殖;也有蒼鷹、赤腹鷹、日本松雀鷹、紅隼、燕隼、紅腳隼、北領角鸮、紅角鸮在海拔1000米以下中低山至平原繁殖。
與城南郊區相比,靠著山區的地帶,鳥類不僅多了幾倍,而且還有很多猛禽。
“要不要抓呢?”
猶豫了幾秒,他還是放過了這只翱翔在天空的王者。
空間還是太小了,不足以讓這種猛禽展翅高飛。
等這一波升級完成,足夠高大,秋天就可以嘗試養金雕。
騎行了三個多小時,繞了好幾個大圈子,順便為空間新增了幾十種候鳥,其中很多都是日后的珍稀動物,都是成雙成對的。
同時還放出去二十三萬只空間養的小動物。
熟練超額,主要是因為在山腳下,忍不住多放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