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們開心帶著半個凍梨回去,老族長很快來了。
“族長,快坐,剛好這些梨子化開了。”姥爺笑著把一個碗遞給老人,現在下午四點多,氣溫不高,凍梨要半天才能溶解。
“看來我來得正好。”
老族長也不客氣,他是周伏波、周定海兩兄弟的輔導老師,喝一碗周家的凍梨汁水算什么。
陳家還要給傻柱豬肉、請冉秋葉吃飯呢!
這要是換在以后,家長送完禮,還要幫助老師改作業、交作文的。
“小鋒,你這次來,可是要運一頭豬回去?”
陳鋒也拿著一個碗,坐在老人的旁邊,聞言點頭又搖頭。
“是準備留一頭,我之前打獵的野豬,和養的豬肉不同,還是家豬更好吃些。”
“不過不是現在,我怕來晚了,村子的豬都要被天津這邊買走,所以提前過來,順帶帶一頭小豬回去養著。”
母豬一般懷孕333,也就是三個月三周三天。
距離陳鋒上次八月底送來公野豬,已經過了三個月多,老族長家的母豬,大概率在這幾天生下小豬。
“你家怎么養豬?”老人驚愕問道。
“這個好解決,四九城的湖泊很多的,里面水草湖笙也不少,陳昊、胖子他們閑著也是閑著,正好可以每天去割一點回來養豬。”
陳鋒笑著說道。
真正原因還是他有空間,里面的番薯藤很多,足夠家豬吃到飽。
“哈哈,倒也是這樣。”
三個老人一起點頭,在他們看來,四九城里現在肯定沒有多少人養豬。
其實并非如此,在三大改造之前,四九城很多富裕家庭都是養豬的,只是隨著一切公有化,這一現象很快消失。
不過隨著管制松開,又有人看到養豬的巨大收益,又把昔日的豬圈建立起來。
“來村子買豬的人多不多?”陳鋒問道。
老人頓時情不自禁笑了。
就像陳鋒想的一樣,自從周家溝這邊豬保下來,并且得到了市里面的點名贊揚,就有好多天津各單位、工廠采購員來這邊逛,希望能把某家的豬定下來。
等到年底1月多,快要過年,豬長得最好的時候,拿去賣給他們。
原因嘛,過年不發豬肉,上下都不好過!
這年頭工人是真的猛,打罵領導都不算個事!
“不怕,我們家的豬就給你帶回去,給莉莉多吃吃,小丫頭就愛吃肉!”姥姥說起自已的外孫女,滿臉的笑容和寵愛。
“不用,我本來以為會很大,但現在還小,還是先養著吧。”
陳鋒笑著回答。
他搞錯一件事,那就是后世的改種豬,可以三四個月就出欄,但現在是土豬,這種豬需要養1年才能長大,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出欄。
沒辦法,飼養方式不同,飼料不同,豬種更是不同,生長周期完全不同。
那些工廠想要1月底付完剩余的賬,也就是因為如此。
“也行,等肥了再殺,豬油才多!”
“那你先養著小豬,要是實在忍不住,可以先把小豬殺了吃。”老族長建議說道:“小豬考起來也好吃!”
陳鋒笑著附和:“那是,烤乳豬可是一道名菜,不過在四九城現在不能這么干,誰家要是把小豬提前殺了吃,只怕要被罵成敗家子的。”
“哈哈!”
三個老人同時一笑,都有點驕傲。
因為周家溝今年母豬生了不少!
(還有,再更新中,待會補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