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認識這個少年,上次出海跟著他打魚的少年之中就有他。
名字依稀記得叫周黑魚,不過是這是乳名,并非老族長取的正名。
“三哥好!”
“三嫂子好!”
陳鋒有點繃不住。
還好他不算真正的周家溝,名字也沒有進入周家溝的族譜里,因此自然也不用論資排輩。
“吃了沒?”
“吃了!”
少年嘴里說吃了,但眼睛老是忍不住看向燒烤的魚和肉。
沒辦法的!
他雖然是海邊長大,也沒少吃過烤魚,可同樣是烤魚,有油料和沒有油料完全是兩回事,有烤肉和有烤魚又是兩回事。
“來,小黑子,吃塊豬肉串。”
陳鋒笑著給他一串肉,他出發時車上沒有豬肉,經過村委會也沒有豬肉,但來到周家,車斗里面多了幾十斤野豬肉。
“不行,我爹說不能吃三哥家的東西,不然回去打斷我的腿。”少年盡管很渴望,然而并沒有接下。
村子族人當然知道周靖家靠著陳家,不定時可以得到大外甥送來的各種四九城好東西。
可他們更知道這些東西很昂貴,都是要花陳家的錢,這些東西不是大風吹來的,更不是用家族權勢變現金錢來的!
陳建軍、陳鋒又不是什么生意天才,可以一年掙幾個小目標,七年成為億萬富豪。
他們也要釣魚、打獵!
所以,大部分人羨慕陳鋒的能力,但不會嫉妒他的收獲。
或許有個別南鑼鼓巷的人舉報,大部分還是認可他,知曉他的本事,心里服氣的。
憑自已本事掙來的,有什么好議論的!
“別怕,你爹要是敢打你,我明天就去罵他。”姥爺十分淡定說道。
他輩分低怎么了,可他年紀大,老人在這片大地上真的是享受自古以來的特權,秦漢時期都能逼迫縣令做事的!
在宗族里面,輩分高其實更多只是口頭上稱呼,給面子喊一句,不給面子直接喊名字也行。
真正被大家尊敬的還是約定成俗的華夏傳統尊老愛幼道德倫理。
這是儒家少數值得贊揚的文明,也是農耕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只有經驗豐富的老農,才能在古代指導大家何時播種,何時插秧,何時收割等。
“嘻嘻,三哥,那我就吃了啊!”
“吃吧!”
少年瞬間伸手接過烤肉,小心翼翼把最上面一塊送進自已的嘴里。
等他吃完了,周靖才問道:“小黑啊,你來我家干嘛?”
周黑魚不好意思說道:“過幾天不是我爺爺的忌日嗎,我爹說我爺爺一輩子就想吸一口好煙,可去見閻羅王了都沒能實現。”
“聽說你外甥來了,就知道你手里肯定有好煙了,所以讓我來借一根。”
周靖愣了愣,好像還真是這樣。
周黑魚爺爺走了好幾年,他都快忘記那個小時候總喜歡拿著旱煙桿子敲船板唱歌的豁達老人。
“行,我給你三根。”
周靖異常肉疼的說道。
他一包煙一下午,就剩下五根了,一群煙鬼八仙過河,趁火打劫、道德綁架、談感情、請客送魚的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