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以見得?”
嬴政聽了馬上問道。
“回稟陛下,地方封國制度的根本,是為了幫助朝廷。”
李斯說道,“那么他需要幫助朝廷什么?幫助朝廷,多多的設立一些官職給地方,那么這些人自然是從朝廷撥過去的!換句話說是用地方的能量養朝廷原本的人,這是其一。”
“其二。”
李斯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倒不如讓地方養朝廷的人養的更多一些,同時,讓地方的一些人來任職,提高他們的地位和待遇,緩和彼此對立的矛盾,這都是好事!”
“第三。”
李斯說道,“軍隊數量,看似我們要求的眾多,他錢糧耗費也不少,很不利于和諧,但,地方的軍隊,又不是朝廷直接撥過去的,而是從地方選出來的。
兵者,何也?職也!當兵的人得到了苦糧,這是一個人的事嗎?不,是一家人的事!
如果一個人當了兵,那么一家人的口糧甚至都能得到保障,這豈不是好事?如此的好事,豈不是更會得到廣大封國百姓的支持?
有了最廣大百姓的支持,那么封國制度又怎么可能穩固不了呢畢竟實行分封制為的就是安民心呀!”
嗯?
對啊!
聽到李斯這么一番話之后,嬴政當季一陣心生喜悅。
雖然他也知道李四的話有那么點謬論的感覺,但是,這多少都是有些道理的。
只要有一點站得住腳的地方,就可以將其擴大,從而營造出一種這就是真理的可能。
什么叫政治?
這就是政治!
你以為政治是講真理的地方嗎?
不,政治很多時候連基本的道理都不講。
他講的是博弈,講的是話語權,別說有道理了,沒理我都要硬三分,否則的話絕對會一敗涂地。
“嗯,卻是有一些道理。”
嬴政點頭,隨即說道,“諸位,可還有什么要說的?”
“陛下,李相這話,也不對啊!此乃謬論也!”
一個權貴聽了忍不住說道,“李相說什么征集的士兵多,那么能養活的士兵之家就多,可如此一來封國之內,其他的民眾,豈不是肩上的擔子就更大了?”
“是啊陛下,其他的百姓負擔不了如此的重擔,又何以為繼呢?甚至,會產生國人暴動,這不就是謬論嘛?”
“對對,正是這個道理!”
其他人聽了,紛紛附和道。
“陛下,臣下認為,諸位大人所擔心的,根本沒有意義。”
李斯說道,“齊地乃是山東六國之中,最為富庶的地方,哪怕是我大秦滅齊,也并沒有經過什么戰火!
而且,如今我們可是要把六國余下的精英全都聚集到那個地方,難道六國全部的精英加上我朝廷派過去的精銳,還沒有辦法養活這一支軍隊嗎?
如果他們果真認為這樣還不夠,那朝廷,也可以提供一成到兩成的糧草消耗,甚至,也可以給他們更大的機會!”
嗯?
更大的機會?
什么意思?
群臣聽了一愣,“不知李相說的是什么更大的機會?”
“那自然是北上與匈奴作戰了!”
李斯一本正經道,“我大秦以軍功制度而富國強兵,如今沒有多少大戰,很多的權貴子弟以及底層的士兵,都奢求盼望再有立下戰功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不如讓他們糾集兵馬前去與匈奴作戰!若能與匈奴作戰,立下戰功,朝廷,自然有更多的賞賜!”
什么?
讓封國的軍隊前往北境與匈奴作戰?
虧你想得出來啊!
眾人聽到之后,紛紛一陣側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