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下也是這么想的!”
“臣也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大臣,紛紛表示附議。
當然,也有一部分,沒有表態。
嬴政見了,卻是心里一陣冷笑。
他當然也明白,這些大臣之所以反對,那并不是,心里認為這兩個人真的是德不配位什么的,而是心理不平衡。
這兩個人一個是叛王之后,還有一個名不見經傳,他倆能被封為諸侯?
這憑什么呀?
他們心里當然不服氣!
如果按照這樣來說,那是不是別人也有資格?
比如別的宗室,可以取代子嬰的?
比如別的貴族,可以取代趙佗的?
那不是一抓一大把嗎?
至少,在眾人看來,比他們兩個更有資格的,那是大把大把的人在。
不過,縱然有許多人表示反對,但是也有許多人并沒有因此而發表意見。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句話,打誰身上誰痛,踩誰身上誰疼。
那些主動站出來表示反對的,一來是因為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心里不服。
二來,他們和那些在理論上更有資格的人關系非凡。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也當然希望這兩個人能換成他們心中所期待的那個人。
如果這樣的人都是諸侯了,那豈不是就可以給他們的權貴子弟在封國大開后門?
不,那都是正門了,還用開后門嗎?
想怎么封官,不是就能怎么封官了嗎?
那多爽啊!
當然,嬴政對于此,自然是提前就有所預料的。
只見他輕輕的勾了勾手,讓身旁的宦官靠近,然后對宦官低語了一聲。
宦官聽了,馬上點頭,“臣奴明白了。”
而后,宦官轉頭對著所有權貴喊道,“陛下說了,封國的一切官員官職,暫時不由諸侯王定了算!如此,還繼續反對的,就給陛下上奏吧,陛下會一一處理!”
嗯?
臥槽?
聽到這傳話太監的話之后,群臣一怔。
敢情是這樣?
這封國的官員官職,不由諸侯說了算?
那這個諸侯的含金量,可是要大大的打水漂了!
甚至,這應該被認為是一個最大號的朝廷任職官職而已,幾乎沒什么特殊的!
既然這樣,那過分糾結這個問題就沒有必要了。
大家本來糾結的是,一個能決定所有官職的重要角色。
而現在這個重要角色,只不過成為了所有官職里面一個既普通又特殊的一個,而且還沒有什么決定權?
那又需要他干什么呢?
那又對他過分的在意干什么呢?
沒必要啊,兄弟!
而且,如果對此還不滿意,還得一一向陛下奏呈,然后等陛下一一批復?
那就更沒這個必要了……
誰都不想麻煩陛下,或者說誰都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臣等領命!”
聽到群臣如此回應,嬴政心里也不禁一笑,繼而微微點頭。
當然,眾人之所以不這么著急的反對的,那也是因為嬴政的話,還有另外一番意思。
那就是既然這地方諸侯國的官員官職由朝廷擬定,那么很大可能性就是由權貴他們自己來擬定。
既然這個權限從那些所謂的諸侯手里轉到了他們這幫貴族自己手里,這不是最好的結果嗎?
前求還求不來呢,現在陛下直接把肉送到我的嘴邊了,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個,就叫政治覺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