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聽了,也是吃了一驚。
十層樓?
大秦最高的樓,可都沒有那么高啊!
沒錯,大秦的時候,還沒有那么多的高樓。
所謂的高閣,撐死了,也不過是一丈不到也就七八米的高度。
畢竟高閣在那個時候更多的也是給達官貴人用的,作為觀光的并不夠多。
你達官貴人蓋一個幾十米高的閣樓干什么?
也輕易爬不上去呀!
四五米,已經是很足夠了。
當然,那個時候的土木,更多的是橫向發展。
而到了后來,尤其是過了魏晉南北朝之后,建筑才開始了多項的發展。
比如唐代,著名的滕王閣就高達了五十八米,近乎六十米。
“對啊,十層樓,呵呵,不過我也就是說說。”
趙龍笑著說道,“咱們村沒有必要一下子修改那么高的樓,既不劃算又挺危險,還不如弄點山谷風景房呢。”
“嗯?既不劃算又挺危險?”
蒙毅聽了,不解問道,“先生,您剛才不是說這下面的基礎打穩了,撐十層樓根本沒問題嗎?”
“對啊……”
“那如此,又為何變得危險了呢?”
蒙毅不解道。
“哎,這光基地安穩了,其他的問題并不能解決呀!”
趙龍說道,“山里風大,樓還那么高,建筑的材質和維護運轉的成本,都是問題。拋開別的一大堆不說,說個最基礎的,不管是第幾層,反正你都得通水通電吧?”
“通水通電?”
蒙毅一愣,隨即說道,“哦,先生是說,電燈和用水啊?”
“是也不全是,建這么高的樓,那肯定要有現代化元素現代化作用啊!”
趙龍笑道,“可是咱們并沒有那么多現代化的電器呢!”
“這電燈還不夠?”
“電燈夠個錘子?”
趙龍聽了苦笑道,“電視,空調,微波爐,電飯煲,洗衣機,有些還需要電腦什么的,這些基礎的東西,可都沒有呢!電燈算什么呀電燈是最原始最基礎的了,你以為這是十八世紀呢?”
嗯?
十八世紀?
蒙毅聽了心說,十八世紀跟我們比起來,那肯定還是我們這里更古老。
“那先生……”
蒙毅試探問道,“這些電器,都很難造吧?”
“也不全是很難的……”
趙龍說道,“不過最大難題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咱們這沒網啊,沒辦法,扯線過來,你就算是買了電視也看不了……電腦嘛,也用不了。”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不過回頭,還是得想辦法湊合湊合,畢竟,人家是來體驗古代生活的,又不是完全融入古代生活的,你要是一點現代化的東西不給人提供,那說不定別人來一次就不來了,或者呆不了那么長時間就走了。”
嗯?
“啊,對對對!”
聽到趙龍的話之后,蒙毅馬上點頭,“先生說的對,先生說的對呀!不管怎么湊合,那肯定得有才是!”
他心說,你做的電器不管再怎么湊合,那對于大秦來說都是獨一份的存在!
只要有一個東西被做出來,那對大秦來說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創造和創新!
而且,必然會被得到巨大的推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