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例行朝會。
一大早,眾人齊聚于朝堂之上。
蘇威頂著一對黑眼圈,顯然這幾日睡得不好。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響起。
楊廣從御用通道出現,他坐在龍椅上便掃視群臣。
那嚴厲的目光,最后停頓在蘇威身上。
蘇威只感覺后背一涼,整個人立馬精神不少。
他正有些疑惑,楊廣突然移開目光。
“臣,參見陛下。”
眾人紛紛行禮,蘇威也打消念頭跟著躬身。
“諸位免禮。”
楊廣微微頷首。
等眾人禮成,段文振率先匯報消息:
“陛下,并肩王已滅掉所有叛軍,如今正在回京都的途中。”
“好,很好!”
楊廣頓時大喜。
這不就意味著,此次京都危機完全解除。
不單單如此,南北叛軍均被消滅。
天下局勢煥然一新!
一時間,下方文武更是驚嘆不斷。
“這就是并肩王嗎,我等還真看不透他。”
“可不是嘛,高深布局居然守住了京都八關。”
“我現在都想不明白,兵力懸殊如此巨大,是如何擊敗叛軍的?”
“可不是嘛。”
“關鍵是慧眼識人,聽聞鎮守各關的人手,均是無名之輩。”
“是啊。”
議論聲四起,驚嘆聲不斷。
楊廣聽著這些聲音,目光有些閃爍,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眾文武驚嘆完之后,便齊聲高呼。
經過此戰,大隋天下更加穩固。
至于關中的事,眾人都不擔心。
畢竟靠山王親自帶著靠山軍前往,能出什么事?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成功平叛吧。
“并肩王歸來之時,正好是初秋之日。”
裴矩隨之開口。
“仔細想想,滅掉這些叛軍,甚至連半年的時間都沒用到。”
“可不是嘛,如果不算行軍路程,并肩王才耗費了一月不到的時間。”
“讓人驚嘆啊。”
不少人隨之說道,一臉的感慨。
楊廣也驚嘆于吳缺的能耐。
有如此猛將,既讓他高興萬分,又讓他甚是擔心。
然而誰都沒有注意到,為文官之首的蘇威,卻是臉色變幻萬分。
有震驚也有恐懼。
蕭銑的人馬,才送來書信沒多久,蕭銑為首的梁軍就被滅了?
這未免也太湊巧了吧!
“那封書信,會不會落入并肩王手中?”
蘇威手心里全部是汗。
“好了,可還有其他事匯報?”
楊廣又問。
“陛下,雖然叛軍已被消滅,但各地鷹揚府乃至于各方官員,均缺乏人手。”
吏部尚書出列道。
楊廣一聽,眉頭突然一皺。
畢竟叛軍當初行軍姿態甚是張揚,一路均有不少人響應。
的確有不少地方,都處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
若不及時派遣人手去鎮守,只怕叛軍還會卷土重來。
不過挑選人手,也不能急于一時,還需深思熟慮。
“此事不能急于一時。”
收回思緒,楊廣沉聲說道。
吏部尚書也知道,所以迅速回列。
“可還有其他事匯報?”
楊廣又看向下方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