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通濟渠。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批戰俘被帶到此地。
一些百姓甚至路過的商人,見到如此場景,都會下意識停下來。
沒辦法,天竺人的模樣太有特色了。
而且一些來自天竺的商人,也十分富有。
突然間就冒出那么多的天竺人來,怎能不讓人注意呢?
“這些天竺人是怎么回事,數量不但多,還被帶來此地!”
“可不是嘛。”
“聽聞汴河要擴建,難不成這些人均是勞力?”
一眾百姓,小心翼翼的議論著。
所謂的汴河,也是通濟渠的其他稱呼。
“天竺人為勞力,難不成他們就是傳聞中的戒日王朝的人?”
“不錯,就是戒日王朝。”
“聽聞他們使者朝圣之際,十分狂妄自大。”
“是啊,因此得罪了圣上,聽聞那使者被責罰不輕,甚至有人橫死當場。”
百姓議論聲更大。
這些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一眾百姓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天竺和咱們大武開戰了?”
“可不是嘛!”
“若不然,這些天竺人從何而來。”
“那為何要突然修建汴河呢?”
“聽聞是瑤池都督府,即將舉行互市,所以才要擴建汴河。”
“互市?”
“是啊,聽說參與的人甚多,不少商人都要去,可以說是一場盛況。”
“是嗎?”
眾百姓越說越是激動。
完全無人在乎,這些天竺戰俘的感受。
一眾戰俘抵達汴河之后,全部都傻眼了。
汴河算不上太寬闊,但上面船只不少,水還十分清澈。
除此之外,河道兩旁尚有柳樹,這等場景別樣美麗。
“現在已經到了。”
看押的武軍將領,淡淡開口。
“這是什么意思,這條河看上去也不需要修建。”
有戰俘忍不住道。
是啊,這汴河看上去正常,完全沒有一點異樣。
“縱然如此,此地也要擴修,爾等明白嗎?”
武軍將領眉頭一皺,對天竺人的提問頗為不悅。
這些天竺人,也有資格提問嗎?
他們是戰俘!
既然是戰俘,那就武軍吩咐什么他們就做什么便可。
問得再多,又有什么意義呢?
“將軍,何時開始修建?”
這時,有將士詢問。
“尋個勞工營駐扎,即刻就開始!”
為首的將領沉聲道。
“諾!”
武軍應了一聲,立馬開始尋找駐扎之地。
“立馬開始?”
一眾戰俘瞬間就不樂意了。
他們這一路本就是急行,一個個早就體力耗盡。
跟著就要安札勞工營,只要安札好就要立馬動工,這些人怎么愿意?
這不是,想他們累死嗎?
“我們就算是戰俘和勞力,也不該如此對待。”
“再怎么著,也該讓我們休息一日才是。”
“是啊,才抵達此地,跟著就要動工,誰受得了啊?”
“難不成,大武就是想讓我們死?”
諸如此類的聲音相繼出現。
足以可見,不少人都是滿腹怨念。
聽了這些話,武軍將領冷笑一聲:“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