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陸深,也只能一點一點去改變。
最基礎的,就是日常的生活狀態。
不奢求多么先進,需要恢復到當初人類社會的生活水準即可。
食物方面,保證主食和水源的充足,并且能夠提供一定水果,蔬菜和肉類。
這在如今的第六區,也能夠勉強做到,至少相比起其他聚集地,六區的情況好了太多!
不存在有人餓死的情況,即使是沒有使用覺醒凝液的普通人,也能在第六區的治安管理下,謀得一份生存的機會。
保暖衣物方面,陸深沒少下功夫,基礎的保暖設施,例如被褥,被子等,都盡可能供應。
衣物方面,也開設了專門的店鋪,統一制作質量較高的保暖衣物。
甚至,還專門設計了多種款式,以提高幸存者的生活幸福度。
接下來,隨著人工智能和精神網絡的介入,不管是食物的種植,還是衣物的制作,都會變得更加方便。
在生活上,很多巨木避難所制造的日常用品,也開始傳入第六區,并且正式售賣和使用。
例如空調,是率先傳入的生活用品之一。
在這個寒冷的時代,溫度常年處于零下幾十度,在任何情況下,保暖都是巨大的問題。
在野外也就罷了,如果在家中,也需要穿著厚實的衣物,那屬實有些難受。
所以,很多有閑錢的幸存者,第一時間就花大價錢購買了一臺空調。
由于第六區內,已經設置有完整的水電系統,所以任何電器都可以使用。
順便,還借著這次機會,讓第六區官方狠狠掙了一筆。
第二批流入的生活用品,便是烹飪類工具。
例如電磁爐、烤箱等。
不過,很多普通幸存者,無法購買這些奢侈品,也不可能真的花這么大價格,買一件平時使用不多的烹飪工具。
因此更多情況,是某些開設商鋪,售賣食物的幸存者,購買這些工具。
在東北區域,生活區的旁邊,主要是將其設置成商業區,并且也會如同中央冰屋那般,進行公平公正的商業管理。
已經有不少人,在那里開設了商鋪。
其中,就包含了食物類。
隨著經濟的發展,食品經營也變得花里胡哨,不僅僅只是盒飯、飯團、肉干、果茶之類,而是多出更多特殊的食物。
例如炸雞、漢堡、蛋撻,也逐漸出現在食譜上。
還有火鍋店、烤肉店、煮菜店、鹵菜店等。
當資源足夠,人類就會開始尋求更高品質的生活,也愿意為此付出價格。
以至于整個第六區,越來越富有生活氣息。
陸深也樂得如此,全力推動這一切的發展。
并且他自身的生活品質,更加奢靡。
在東南區,為自已建造的院子中,陸深幾乎將所有電子設備,全部買了個遍。
現代化的廚房、智能化的健身房、有用于娛樂游戲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