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深目光中,帶著強烈的自信。
或許,另外兩方勢力也有各自的發展,但這種發展速度大概率比不上「精神源計算機」提供的發展進度!
光是最近幾個月,第六區的發展跨度,很可能超過了幾千年!
從原始的末日廢土風格,一躍超過了地球上的科技水平。
或許,各種基礎設備的發展還比較差,但很快都會趕上。
至少,高層使用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極高的程度。只是普通幸存者,還處在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況。
回到第六區。
陸深也在嘗試著,改變這種狀況。
聚集地的基礎建設方面,已經沒有太大問題。
全部已經布置上現代化工具。
干凈整潔的街道、二次加固的城墻、子計算機控制的全方位武器、覆蓋整個聚集地的精神網絡……都絕非其他聚集地能夠相提并論。
為了全方面提高幸存者的生活水平,陸深考慮良久后,還是決定從食物方面入。
在第六區的東面,便是生產部的負責區域。
主要負責種植各種作物,以及養殖動物等。
曾經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讓所有幸存者吃飽飯!
但是現在,目標或許需要提高,不僅要讓所有人吃飽,在確保各種能量攝入正常!
甚至,某些特殊植物!特別是蘊含能量,能夠提升實力的植物,也需要進行種植!
作物方面,陸深專門找來薛雅,培育出一些特殊品種的植物。
例如,將狗米和粟谷的基因結合起來,雜交出口感更好,并且種植速度較快的作物。
但發現,想要將兩者的基因結合,難度還是非常困難,是可以將狗米的部分特性,植入到粟谷中來。
讓原本生長緩慢,并且對條件需求較大的粟谷,擁有更強的抗災害性,增長時間也縮短了一個半個月。
改良后的粟谷,不僅味道和米飯極為相似,而且蘊含的能量也更強,需要經過復雜的流程,進行烹飪后也能有軟糯香甜的味道。
除此以外,還增加了其他幾種主食,味道和飽腹度都很高,并且品質極高,都已經經過改良。
蔬菜水果方面,一個都沒有落掉。
而種植種類的增多,就意味著原本的種植環境,將會非常緊張。
所以,為了方便后期的生產部發展,陸深找來葉軒,重新設計整個生產部。
最后給出的建筑圖紙,竟然和官方聚集地的「生態天穹」非常相似!
同樣是增加高度,擴大面積,并且增加其內部的精密性,以全方位覆蓋的模式,確保人工智能能夠調控到每一個區!
不過,也有著些許不同!
例如,葉軒設計的圖紙,是一整個圓球。
或者說,是將一半埋在地下的圓球。
上面半個圓,處在地面之上,直徑大概在300米左右,內部劃分為12層。
整體利用骨瓷磚覆蓋制造,具有極強的防風效果,且其流線形形狀,也能夠有效抵御惡劣環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