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等穩定下來后,他才可以嘗試著,做其他事情。
機械戰車馳騁過風雪,外面是一片黑暗,以及狂風驟雪,一副末日下的場景。
他早已習慣這種環境!
來到這片世界,差不多已經有三年多。
人類的適應能力終究很強,在這樣常年黑暗,沒有陽光,終日刮著十幾級大風的末日之下,居然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并且,真正開始建立文明。
只不過,對于第六區的幸存者而言,其實已經很少接觸外面惡劣的環境。
第六區本身,使用了大量紫紋礦,幾乎完全隔絕外面的天氣,內部風平浪靜。
而且,大量路燈常年照亮,也完全不需要擔心黑暗。
第六區內的路燈,白天如同一個個微型太陽,照射出白色的光芒,讓幸存者們能夠進行日常的工作。
到了黃昏傍晚,會逐漸轉變為橘黃,隨著夜深,燈光也會越來越暗,但卻會始終提供光亮。
那里的環境,可遠比外面優渥的多。
難得出遠門,在外面惡劣的環境下,陸深其實也有些不適應。
但戰爭就是如此!
只有經過血與火的磨練,才能夠將外敵擊退,真正擁有和平的發展環境!
來到前線時,骸骨礦工正在搭建城墻。
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如果有高大的城墻抵擋,戰爭都會變得容易很多。
如今,建造城墻的速度已經非常快!
由機械貨車,運送大量巨型磚塊前來,每一個磚塊都是由生產線制造,能夠輕松拼接起來,直接形成龐大的城墻。
這就如同堆積木,不僅沒有難度,而且異常輕松快速。
放眼看去,已經建造了將近50米城墻。
高度并不算很高,僅僅只有8米左右。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建造城墻并不僅僅只要往上堆砌,還需要考慮地基!
在短時間內,也沒辦法建造一棟巨型城墻!
地基數十米?高度20米?這種宏偉的工程,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這還是有機械戰車和天賦覺醒者輔助的情況,如果讓普通人類來完成,至少需要幾年時間。
8米的城墻,其實也完全夠用!
或許對付不了變異巨象,但是對付普通變異生物,已經綽綽有余。
至于厚度!有了以往建造城墻的經驗,所以極為在意城墻厚度!
只有城墻足夠厚,才能足夠堅韌,內部也能安排人類幸存者進行駐守。
所以,厚度直接達到10米左右!
從遠處看,完全不像是一座城墻,反而像一個方方正正的防御工程。
內部預留了較大的空間!
這一次,陸深不打算將人類幸存者,安置在防御城墻內部。
一方面是人類幸存者的實力較弱,就算待在最前線,能夠起到的防御效果也很一般。
另一方面,以往需要人類幸存者控制輻能武器,在城墻內部進行攻擊和防守。
那現在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