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笑道,“其實也不用你特意來一趟,之前陳導已經跟我說過這個事情,我也是同意了的。”
“該有的禮數還是要到嘛。”
“我送送你。”
“不用不用,外面怪冷的,你們在家里吧。”徐風連連擺手,隨后又對周彥說,“周彥,我就先走了,以后有時間再見。”
“徐風姐再見。”
……
等到徐風走后,趙季平笑呵呵地看著周彥,“你不認識徐風?”
周彥搖搖頭,“是看著有點眼熟,但是不記得在哪兒見過。”
“她之前演過幾部電影,還挺出名的。”
趙季平沒有具體說是什么電影,轉而又說起了正事,“片場記錄帶來了么?”
“當然。”周彥從挎包里面拿出來好幾個本子。
看到厚厚一疊本子,趙季平一臉的詫異,“這么多?”
“除了片場記錄,還有我自己總結的一些想法。”
趙季平點點頭,從周彥手里接過本子。
總共有五個本子,每個本子外面還標了一到五的記號。
翻開第一本的第一頁,趙季平又是驚異地挑了挑眉毛,這第一頁抬頭赫然寫著“目錄索引”四個大字。
再往下看,真有詳細的目錄,主要是根據時間來排序的,每一場都標注了日期,后面也標注了頁碼。
趙季平往后翻了翻,這個本子本來是沒有頁碼,這里面的頁碼都是周彥手動添加的。
雖然還沒有看到后面具體的內容,趙季平已經被周彥嚴謹的作風給震撼到了。
真是撿到寶了!
<divclass="contentadv">趙季平暗自感嘆,當時定下周彥為配樂助理,真是他一年來做的最正確的決定。說起來也要感謝蘇瞳,如果不是蘇瞳,那時候就錯過了。
這大半年里面,雖然趙季平沒有去片場,但是也從別人口中知道了一些周彥在片場的事情,其中最讓趙季平驚訝的是周彥演陳飛浦和寫《頌蓮》這兩件事情。
“你先坐會兒,要喝茶就自己倒了,我先看看這筆記。”
趙季平招呼了周彥一聲,隨后就拿著筆記走到書桌。
周彥并不是個拘謹的人,點了點頭后,先將圍巾給摘了,這會兒屋里挺暖和,戴著圍巾倒是有點燥熱。
脫了圍巾,周彥又給自己倒了杯茶。
相較于趙季平在燕京住的那套四合院,這套房子要小很多,不過條件已經非常好了,兩居室,帶衛生間跟廚房,客廳也挺大的,擺了沙發、電視之后還有一張方桌還有不少空間,整套房子的使用面積應該有六七十平米。
看布置,之前的四合院估計不經常住,甚至大概率不是趙季平自己的,而這套房應該是他常住的地方。
客廳靠近廚房一側的墻上掛著一幅合家福,上面是趙季平一家三口,從趙季平的禿頂程度來看,這照片應該拍了沒多久。
趙季平家里有很多樂器,靠門口的柜子上放了嗩吶、二胡,里屋還有一個大件——鋼琴。
茶幾上有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下冊)》,周彥順手就給拿了起來,這本書他看過不少遍,也看過不少譯版,每次看都有新的體驗。
翻譯是一次再創作,所以不同版本之間會有很大的差別,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時候周彥會對比著不同譯版來看。
面前這套是榮德如版的,這一版雖然有些詞句翻譯不是很準確,但是對話情緒翻譯的很飽滿,當然,有時候過猶不及,又會顯得對話太飄。
周彥看書不怎么挑,眼下也沒有別的選項可挑,他就拿起這下半冊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