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場戲比較重要,所以周彥直接讓趙飛他們開機,也不擔心浪費膠卷,而且音軌也同時在錄。
今天樂團表演多少遍,音軌也就會跟著錄多少遍,后面他們會選出效果最好的一遍剪到片子里面用。
施萬春一進來,就先看了看樂團的配置,除了常規的提琴組之外,還加了一些鼓跟貝斯。
他今天之所以要過來看,也是對周彥的一次考察,周彥的提前畢業申請已經在走流程了,通過的可能性比較高,如果周彥這次寫的作品質量過關的話,那審批應該能走更快一點,這學期就能出結果。
前兩天,他們內部在討論,要不要讓周彥留校。
作曲系肯定是缺老師的,剛留校的賈國屏也不知道能在學校待多長時間。
施萬春之前跟賈國屏聊過,如果有機會,賈國屏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看看,作曲本來就要跟世界接軌,想去國外進修也是正常的。
雖然賈國屏表示,他去進修之后還會回來,但是他走的這段時間,作曲系缺老師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上學期李冰洋半離職的狀態,賈國屏都忙不過來,還要經常讓周彥給他幫忙。
所以現在系里面正在考慮,是否要把周彥給留下來。
曲子聽到一半的時候,施萬春就露出笑容,他知道,周彥的提前畢業申請已經穩得不能再穩了。
周彥現在結合古典跟流行的能力,似乎是越來越強了。
其實從周彥休學開始,施萬春跟周彥的見面就要少很多了,對周彥的學習情況他掌握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從《故宮的記憶》跟這首曲子的表現來看,周彥這一年多來,似乎放下一些東西,開始以一種更為輕松的心態來創作。
周彥之前的作品,先鋒性都極強,追求一種極致的“破壞”,甚至有種要打破古典,創造新規則的張狂跟執拗。
但是現在呢,周彥似乎只把古典作為一件武器,作曲的時候拿來用一用。
<divclass="contentadv">如果把古典比作一座高山,人們在面對這座高山的時候,有的想要爬過去,有的想要飛過去,還有的想要直接把山給移平。
而現在的周彥呢,就只是站在山頂上,慢悠悠地看風景。
……
這一場戲,樂團總共把曲子給演奏了七遍,每一遍都沒有問題,而之所以錄這么多遍,只是因為周彥想要不同的鏡頭。
也正如周彥所料,第一遍演奏結束,觀眾們的反應都很熱烈,很多人都站起來為臺上的音樂家們鼓掌,掌聲經久不息。
第二遍的時候,大家的情緒也依舊很不錯,只不過掌聲沒有第一次熱烈了。
第三遍,第四遍……到了第七遍的時候,觀眾們的精力已經被消耗殆盡。
實在不是他們不捧場,只是短時間連續聽了七遍同一首曲子,對他們的精力消耗也是很大的,有的人鼓掌都鼓累了,甚至把手都鼓疼了。
到這時,觀眾們才真正感覺到,演戲沒有他們想的那么簡單,即便是龍套也不是說坐在那兒就行了的。
等到演奏結束之后,還要再拍其他演員們的反應,他們這些龍套不僅不能走,還要跟著配合。
當周彥最終說出“收工”二字的時候,距離開始已經過去了半天時間,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但是雖然很疲憊,大家還是挺興奮的,畢竟他們這也算是“觸電”了。
學生們離場的時候,紛紛向周彥表示祝賀,一是祝賀他作了一首好曲子,二是祝賀他拍了部好電影……雖然他們都不知道電影拍的是什么。
方秀拉著于然過來,大咧咧地跟周彥說道,“周彥師兄,明年你畢業作品是這首曲子么,到時候我們來幫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