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車的路學長跟王曉帥都向他們投來羨慕的眼神,誰不想參與一部銀獅獎影片的制作呢?
而且他們都知道周彥還在這部電影里面演了個角色,也都十分感慨,他們周導的起步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第一次演電影,這電影就得了銀獅獎。
不過同時他們也很高興,《大紅燈籠高高掛》能獲得銀獅獎,對他們現在拍的這部電影來說是好事情,因為兩部電影的班組重疊很多。
這時候他們也在憧憬著,《想飛的鋼琴少年》拿獎的場景了。
短片版已經剪的差不多了,就差幾個滑翔傘的鏡頭。
這次他們去林州,會先把短片里面需要的鏡頭先拍完,然后快速送到燕京制片廠剪輯,爭取九月二十號之前把短片全部剪出來,然后送到克萊蒙費朗電影節去參展。
……
在林州的拍攝非常順利,刨去路上的時間,他們只用了五天時間,就把所有跟滑翔傘的戲拍完了。
回到燕京之后,周彥沒有第一時間回學校,而是直接去了燕京制片廠的剪輯樓,他急著要看廠里面剪出來的短片成片。
主要是看跟滑翔傘有關的鏡頭,因為其他的部分之前剪好的時候,他已經看過了。
剪輯車間的石主任告訴周彥,之前送過來的膠片,有很多都是不能用的,好在他們送過來的膠片足夠,剪輯這邊從中挑了比較好的剪了進去。
這也在周彥的預料當中,膠片時代就是這點不好,很多時候都只能靠攝影師的感覺,特別是拍這種飛翔的戲,目標在遠景中移動,非常難以把握。
為了拍好這場戲,周彥根本就不計成本,一遍一遍地拍,一遍一遍地找位置、找角度。
之前最耗膠片的戲,應該是音樂廳的那場,但是跟飛翔的這段戲一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為了完成幾分鐘的鏡頭,周彥至少拍了三四個小時的素材。
這一場戲直接把《想飛的鋼琴少年》的耗片比拉升了一個等級,之前周彥在其他戲上面省下來的膠片,全部用在了這幾分鐘戲上面。
好在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石主任都說,雖然廢片很多,但是剪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石主任是剪輯的老手,自然知道這種天上的戲非常難拍,想要拍好,花錢是肯定的。
就拿他們廠里面另一個項目《天堂回信》來說,里面放風箏的鏡頭,拍的效果都不太好,鏡頭想要在空中找到風箏就已經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更別說讓風箏在鏡頭里面待在合適的位置。
而《天堂回信》劇組的預算有限,也不可能讓王軍正一遍一遍的拍,基本上只要能夠確定特寫的時候風箏入畫就行了,至于考慮它是否在黃金線上,畫面的布局如何,那都是奢求了。
確定短片剪出來的效果沒問題,周彥也松了口氣,剩下的長片他們就可以慢慢剪了。
從剪輯樓出來的時候,周彥又去了陳愷歌他們辦公室,他想問問陳愷歌最近《霸王別姬》的準備工作怎么樣了,開機的時間能不能定下來。
不過陳愷歌不在辦公室,正好王軍正在,他就跟王軍正聊了幾句。
王軍正也是有些日子沒見到周彥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著說道,“這段時間黑了不少嘛。”
這段時間已經不止一個人說周彥黑了,他也習慣了,“黑點好,黑點健康,王姐,《天堂回信》最近什么情況?今年能上映么?”
說起這事,王軍正眼含笑意,看起來心情不錯,“前天剛定下來,電影是陽歷明年二月一日正式上映。”
“二月一日,過年那段時間吧?”
王軍正點點頭,“嗯,正好是臘月二十八。”
周彥笑了笑,怪不得王軍正這么高興,雖然這時候沒有賀歲檔這么一說,但是過年的時候看電影的人相對還是比較多的,電影能夠安排在這段時間上映,也算是個好消息。
總體來說,《天堂回信》后續審核、上映流程走的還是比較順利的,反觀《大紅燈籠高高掛》,去年就已經拍攝完成,現在也在威尼斯拿了獎,但是在國內上映的時間還沒有定下來,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上映。
還是跟題材有關系,《天堂回信》的主題就是親情,審核當然比《大紅燈籠高高掛》這種批判封建舊社會的電影要快點。
又跟王軍正聊了一會兒,周彥去了隔壁辦公室,他沒忘了夏剛之前跟他說的電影《陌生的臉有甜蜜的危險》。
“周彥你來啦。”
夏剛原本正在看資料,一見周彥去了,連忙起身,非常熱情地跟周彥打招呼,又忙著去給他泡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