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是因為,《三毛從軍記》實在不像是第五代導演的作品。
《三毛從軍記》是一部喜劇,而且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喜劇,縱觀中國影史,《三毛從軍記》都是喜劇電影中特別的那個。
有些影迷說它是中國黑色幽默的頂峰,這話聽起來或許夸張,但也證明了大家對它的認可。
接下劇本,周彥也沒多說什么,只讓張健亞先坐,然后他自己拿著劇本看了起來。
見周彥看劇本,張健亞也是松了口氣。
自從那天在廠里面碰到周彥之后,張健亞每天都在想配樂的事情,他甚至又去電影院把那部《天堂回信》看了一遍。
可是越看那部電影,張健亞就越想要周彥來《三毛從軍記》配樂,他甚至感覺自己能跟周彥在燕京制片廠碰面,那就是他們的緣分。
這個緣分如果不抓住,那就是一種大大的浪費。
考慮了好幾天,張健亞終于下定決心,就算周彥的價格比較高,他也要用,大不了在其他地方省一點,總能把配樂指導的片酬給省下來。
之后他給陳愷歌打了個電話,先跟陳愷歌打探了周彥的費用。
可是陳愷歌聽到他問周彥的費用,一開始支支吾吾地說不明白,后來在張健亞的逼問下,陳愷歌才說了實話,周彥的配樂費并不高。
周彥就是拿工資的,只不過拿的時間比較長,從前年就開始拿了。
算下來,從前年開始,到今年夏天,最多也就二十個月,總共三千塊錢。
當時陳愷歌之所以說周彥的配樂費高,就是為了在張健亞這個老同學面前顯得他們劇組有錢,高端。
聽到周彥只是每月拿固定工資,張健亞差點把陳愷歌罵了一頓,要不是陳愷歌嘴上跑火車,他早就去找周彥了,何至于這幾天茶不思飯不想,總是糾結這個事情。
差點就失去了這么好的配樂指導,張健亞不僅僅想罵陳愷歌,要是陳愷歌在他面前,他都想錘對方一頓。
好在陳愷歌將功補過,把周彥的聯系方式給了張健亞,之后張健亞就撥了周彥的傳呼號。
幸運的是,周彥人還在上滬沒走,掛了電話之后,他就火速跑了過來。
周彥并不知道中間還有這樣一個插曲,他此時正認真地看著張健亞的劇本。
這個劇本已經是完成版,跟后來拍出來的《三毛從軍記》沒什么太大的區別。
看到中間的時候,周彥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得不說,《三毛從軍記》的劇本寫的確實有意思,只是不知道這是張健亞的功勞,還是原著作者張樂平先生的功勞,因為周彥并沒有看過原著。
等到劇本全部看完,周彥將劇本合上,并沒有急著將劇本還給張健亞,而是雙手放在劇本上,笑著問張健亞,“張導,你找我看這個劇本,是想讓我給這部電影配樂吧?”
張健亞不住點頭,“是的。”
“電影什么時候開拍?”
“下個月初就開拍。”
“準備在哪兒取景?”周彥又問。
“蘇市。”
周彥想了想,說,“我人在燕京,這學期比較忙,平時能去現場的機會不太多,中間最多可能只去兩次。”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