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第二段的旋律很上頭,聽過第一遍的時候,她就已經大概記住,現在她可以把第二段的旋律哼出來了。
四遍結束之后,大家開始休整。
趁著休息的時間,周彥跑到梅艷芳他們旁邊,笑著說道,“兩位不無聊吧?”
梅艷芳搖頭,“不無聊,非常有意思,我還是第一次以這種形式聽音樂。雖然這個環境不如音樂廳,但是在這里聽音樂很特別,給人一種能夠融入其中的感覺,而且你們整個樂團都在為我跟阿樺演奏,這種感覺很爽的。”
“那就好。”周彥笑著點頭。
梅艷芳跟李碧樺的性格完全不同,她大大咧咧的,說起話來像個男孩子一樣,跟《胭脂扣》里面反差很大。
非要說哪個角色像她本人,周彥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鐘無艷》里面她演的齊宣王,不是說性格像,畢竟電影中齊宣王是個好色膽小的君主……只是梅艷芳說話的神態和感覺跟她演的齊宣王有點相似。
李碧樺問道,“周彥,這首曲子有名字么?”
“嗯。”周彥點點頭,“它的名字叫《夜鶯》。”
“夜鶯……”李碧樺想到了第一段結尾處跟鳥叫很相似的笛聲,不免感慨道,“確實有種夜鶯鳴啼的感覺,這首曲子如果放進電影,是不是要分開啊?”
“嗯,前面第一段會放在花燈那一段,而第二段則會用在送傘那里。”
李碧樺回憶了一下這兩處的情節,隨后認同地點點頭,“這兩處正好形成了一個呼應,把這一首曲子分開放在這兩個地方確實非常好。其實我認為,曲子后面不斷重復的那一段,可以放在許仙跟白蛇在一起之后,就像是他們的生活一樣,每天許仙都是像活在夢幻之中,日日沒有區別……”
“哈哈,阿樺,工作的事情,就等到后面再聊吧,今天我們就好好聽音樂。”梅艷芳又問周彥,“你還寫了其他曲子么?”
周彥還沒回答,李碧樺就說,“周彥寫了很多曲子,大陸這邊有一部電影《天堂回信》,里面的幾首配樂我都非常喜歡,可惜現在不管是電影的錄像帶,還是音樂的錄音帶都沒有出來。”
“是么?”梅艷芳來了點興趣,“那幾首曲子有多好聽……”
梅艷芳話這話還沒說完,坐在鋼琴凳上的張新寧就抬手在鋼琴上彈了起來。
一段輕快的音樂響起,正是那首《風》。
張新寧剛談完一小段,于然的小提琴又響了起來,隨后方秀的大提琴進入,他們演奏的正是電影中最后一段的《風箏》。
片刻之后,再接上鋼琴,這次是《永遠同在》。
之后是小提琴演奏的《重逢》接鋼琴獨奏《竊喜》。
全程不過三分鐘,幾人演奏了五首曲子,做了一個簡單的串燒。
之前他們在練習空檔,就這么玩過,沒想到今天竟然派上用場了。
梅艷芳都聽懵了,短短三分鐘之內,五段極具風格的旋律接連沖進她的耳朵中,她連反應時間都沒有,就只覺好聽,好聽,好聽,所有的曲子都好聽。
李碧樺則問,“后面兩首是新的曲子么?”
因為《想飛的鋼琴少年》還沒有上映,里面的曲子也沒有做成專輯流傳出去,李碧樺自然是沒聽過的,所以才會有此疑問。
周彥笑著解釋,“這是我之前拍的那部電影里面的配樂,分別叫《重逢》和《竊喜》。”
“想飛的鋼琴少年么?”李碧樺聽過這部電影得獎的消息,《霸王別姬》劇組每個人都知道這事。
“嗯,就是它。”周彥點頭。
李碧樺又對梅艷芳說,“周彥這部電影,還拿了一個國際電影節的大獎。”
梅艷芳之前沒有關注到這事,而李碧樺的說法又誤導了她,讓她以為周彥拿到的是長片獎。
她剛才在腦海里面把之前比較重要的國際電影節獎都想了一遍,好像并沒有什么《想飛的鋼琴少年》,就想著周彥拿的可能是某個不知名的國際電影節獎。
當然,即便如此,梅艷芳也覺得很厲害了,畢竟周彥很年輕。
“這部電影會上映么?”李碧樺問。
“嗯,會在七月初上映,過些天應該就有消息出來了。”
“那我們到時候一定會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