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三國》寫的曲子,都還沒有錄出來,時間上肯定是有點趕了。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說道,“沒問題,周五下午幾點?”
“具體幾點,等我周四確認過再跟你說。”
“好。”
掛了張有安的電話之后,周彥將之前寫的那些譜子拿出來整理了一番。
既然時間比較緊,周彥就決定少錄一點出來。
這半個月時間里面,雖然后面幾天比較休閑,但是前面幾天他已經寫出了不少首曲子。
當時看完劇本之后,周彥想到的第一首曲子就是川井憲次為電影《七劍》寫的曲子《七劍戰歌》。
這首曲子節奏很強,氣勢恢弘,非常適合配在戰爭場面里面。
另外周彥又自己寫了一些曲子,有些是自己有感而創作的,還有些是根據霓虹游戲《三國志》里面的部分音樂改編的。
這次周彥準備錄三首曲子出來,除了《七劍戰歌》之外,另外兩首,一首是根據《三國志10》里面的《萌芽》改編,另一首是周彥自己寫的《縱馬》。
《縱馬》放在戰前,《七劍戰歌》放在戰中,《萌芽》放在戰后,正好是一場完整的戰爭。
《縱馬》跟《萌芽》的篇幅比較短,而且周彥只準備錄制三十秒以內的版本,所以錄制起來比較簡單。
關鍵就是《七劍戰歌》,不僅僅篇幅長,而且為了體現這首曲子的激烈,雖然只是樣曲,周彥也會加入更多配器。
配器多,需要的樂手就更多,錄制起來自然會更加麻煩。
所以剩下兩天時間,周彥又召集于然他們,一邊緊急排練著《七劍戰歌》,然后又順手把《縱馬》跟《萌芽》錄制了出來。
錄制《萌芽》的時候,周彥加了一些合成音效,再配上笛子跟提琴,一首曲子錄完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而錄制《縱馬》的時候,要麻煩一些。
雖然曲子簡單,但是周彥還是想要把曲子錄的更加豐富一點。
在笛子、提琴、鼓之外,周彥還加入了馬蹄聲。
他先把馬蹄聲采樣到合成器里面,然后用合成器編排馬蹄聲的節奏,盡量讓《縱馬》的節奏跟《七劍戰歌》能夠接到一起去。
就是當《縱馬》的馬蹄聲越來越強,最終消失的時候,再接上殺氣十足的《七劍戰歌》。
……
周五下午,周彥跟張有安約好的是三點鐘在制作中心大樓下面碰面,他提前十分鐘到了樓下,張有安這個助理竟然還沒到,他就在樓下等著。
等了大概五六分鐘的樣子,忽然聽到有人喊他。
“周導?”
周彥轉頭一看,喊他的是個年輕男子,正是燕京電視臺的徐通路,之前《想飛的鋼琴少年》在燕京制片廠里面舉辦開機儀式的時候,就是徐通路去采訪的。
原本徐通路只看到周彥的側面,還有些不敢確認,等周彥轉過來,看到正臉之后,徐通路面露驚喜道,“真是你啊,周導。”
周彥笑了笑,也有些意外,“徐記者你怎么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