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離譜的解釋,村里人竟然都信。
發現大家都相信這個之后,姚想又編了很多跟地府有關的事情。
再后來,姚想這個最不相信地府說的年輕人,卻成為了村里面知名的算命先生,并且取代了橋東村的鄉頭,占領了附近幾個村的跳大神市場。
人人見到他,都要稱一聲姚鄉頭。
看完之后,華揚雙手按著稿子,若有所思。
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其實還是偏現實,唯一有點魔幻的,是姚想在樹洞里面呼救的時候,看到樹梢上站著一只烏鴉,那只烏鴉告訴他,不要大呼小叫,等到天亮了再叫。
但是讀的時候,根本分不清這到底是姚想瀕死之前的幻想,還是真有這么一段。
如果是幻想的話,那到底只有烏鴉是幻想,還是最后他被人救出然后成為人人敬仰的鄉頭等一切后續都是幻想?
其實姚想根本沒有被人救出來,這些全部是他死前的幻想?
這種事情不能往深了想,一旦去想,就有各種猜測跟可能。
小說的開頭跟后半段行文,有點意識流的感覺,敘事先后順序不明顯,一會兒是前兩天,一會兒又是小時候,但周彥高明的是,不管敘述時間如何亂,讀起來都不費勁。
思緒回到現實,華揚聽到琴房里面傳來的鋼琴聲,周彥正在彈的這首曲子他知道,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華揚對這首曲子的印象一直都是神秘且悲傷,不過周彥彈出來卻沒什么悲傷的感覺,更多是靜謐跟舒緩,聽得出來,周彥這會兒心情應該不差。
拿著稿子,華揚走到琴房門口,等到周彥一曲結束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周彥,我看完了。”
周彥轉過頭來,笑道,“時間不早了,留下來一會兒吃個飯啊。”
“不了,我得回社里面一趟。”華揚說道。
周彥看了看手表,奇怪道,“這已經五點二十多了,馬上就下班了,現在會社里干什么?”
華揚笑了笑,“我們組長肯定還沒走,我準備把你的這篇稿子拿給他看看。”
聽他這么說,周彥也沒有強留,點頭道,“那你去忙吧,有時間咱們再一起吃飯。”
“行,你也忙,我先回去了。”
周彥起身要送,但是他到院子的時候,華揚已經出去了。
走過去將門關上,周彥又回到了琴房,繼續練琴。
華揚走了也好,他一個人在家練練琴,感覺也挺舒心的。
其實華揚猜的沒錯,《樹洞》這篇小說是之前就已經寫出來,被周彥放在抽屜里面的,除了《樹洞》之外,抽屜里面還有十幾篇小說。
既有兩三千字的短篇,也有好幾萬字的中篇。
《樹洞》是他自己原創,沒穿越過來之前他抽時間在上寫過一篇小說,《樹洞》就是他為里面的主角寫的。
周彥知道,這篇小說肯定會受到華揚他們的青睞,因為他當時寫這篇小說,就是為了這個年代定制的,敘述手法在傳統的基礎上,還帶著點實驗性。
關鍵是實驗性不多,恰到好處,比余樺、馬原的他們的先鋒文學可要柔和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