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祖強也是聚精會神地盯著臺上,他年紀不小了,今天也是熬得很辛苦,不過臺上的陣容讓他非常期待。
去年他去聽了周彥的學期作品《故宮的記憶》,當時他就跟周彥說,希望能夠在大音樂廳聽到周彥他們演奏《故宮的記憶》。
但是來的時候,他聽施萬春說,周彥今年演出的是新作品,而且是一首竹笛協奏曲。
雖然吳祖強很喜歡《故宮的記憶》,不過知道周彥又有新作,當然也很開心,并且他也理解周彥為什么要演奏新作品,畢竟是一首竹笛協奏曲,能夠體現周彥的竹笛水平。
很快,當悠揚的笛聲響起之后,吳祖強挑了挑眉毛,周彥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對周彥的演出,吳祖強已經不著重看他的作曲技術了,只要周彥能夠作出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他就滿意了。
到周彥這樣的水平,再去抓他的基本功,那就本末倒置了,周彥確實把古典的跟大眾的東西結合的非常好,在保證曲譜水平的情況下,能夠吸引到普通聽眾。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能力,有些人寫的曲子技術性很強,但是普通人不愛聽,專業人士也是見仁見智,也有些人寫的曲子或許能夠引起一部分普通聽眾的共鳴,但是絲毫沒有技術可言,這種曲子只能抓一時之耳,聽眾們聽多了就會覺得膩。
周彥的曲子,把兩點結合的很好,不僅僅值得專業人士學習,也能在普通聽眾中流傳開。
有了這種能力,就注定能夠吃音樂這碗飯。
周彥的師兄譚盾也有這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吳祖強看來,單說對流行性的拿捏,周彥要比譚盾還強一些。
作為最后一首演奏的作品,這首《夜鶯》算是偏短的,總共只有七分鐘。
很多人聽完之后,甚至感覺太短了,意猶未盡,關鍵是這首曲子的最后是戛然而止,不給聽眾一點心理準備,讓人感覺空落落的。
好多人愣了一下,以為演奏還會繼續,但是指揮已經示意演奏結束,并且開始跟著周彥一起鞠躬。
這時掌聲才終于熱烈起來。
影迷尚文雅一邊鼓掌一邊說道,“師兄,我有點改變想法了,其實周彥即便少演一點戲,就這樣在臺上演奏竹笛,也是很好的。”
左立笑了笑,尚文雅其實都不能算是周彥的影迷,而是“竹笛迷”,她愛上的就是周彥吹笛子那種飄逸的形象。
但是不得不說,周彥的笛子確實吹得很好。
左立并不懂音樂,但是吹笛子的他看過很多,周彥吹笛子就是比一般人的感覺要強很多。
《夜鶯》演奏完畢之后,作曲87跟管弦系的音樂會就算是結束了,吳祖強又上臺做了一番點評。
對于87級所有的作品,吳祖強都給以了贊譽。
他給出的所有贊譽,也都是真心的,自從譚盾他們那一屆走后,這十年來,87級可以說是水平最高的一屆。
如果不是賈國屏去年就提前畢業了,今天的這場音樂會的水平還會更高。
前面十四首作品點評完了之后,到了周彥的《夜鶯》時,吳祖強笑道,“趁著周彥還沒有正式成為我的同事之前,我姑且來說一說他的作品。周彥同學的作品,這幾年一直都有關注,不管是他的《流·風》還是《暗香浮動》,又或者是《永夜》,都是技術性非常強的作品。這些曲子的技術性不僅僅體現在作曲上,還體現在演奏上,一些同學應該深有體會,演奏周彥同學之前的曲子,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聽到吳祖強這話,很多學生都點點頭,十分認同這個說法。
特別是周彥的那部多篇章交響樂《永夜》,鋼琴部分彈完都要把人給累虛脫。
還有那首《暗香浮動》,對竹笛技巧要求很高,不過當時這首曲子是周彥自己吹奏的,倒是沒有為難到別人。
隨后吳祖強又笑著說道,“現在周彥的作品,用的技術更少,旋律更加簡潔,演奏起來也更加容易。當然,雖然演奏更加容易,但是今天各位音樂家們的表現還是值得稱贊的,整首樂曲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完美。”
“你們在央音學習了五年時間,而我要告訴你們,五年對于作曲來說只是一個起步,后面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你們。在周彥身上,我想你們應該要認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簡單就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