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曲子里面加了小號,所以現場張健亞也加了兩個小號手,而且這兩個小號手還是穿著那種歐美軍樂隊的禮服,跟其他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反差感也讓這段畫面變得更加滑稽,可笑。
看片子的時候,不止張健亞他們,還有不少廠里面的其他同事,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看這部片子,但依舊還是會哈哈大笑,可見這部片子在幽默方面確實做得很成功。
電影看完之后,張健亞笑道,“片子十月份就要在電影院上映了,那才是真正的接受普羅大眾考驗。”
副導演小崔笑著說道,“到時候肯定會把觀眾們樂的人仰馬翻。”
“是啊,是啊,這么有意思的電影,大家肯定都愛看。”
“絕對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看起來對電影的上映情況都很有信心。
周彥卻知道,這電影拷貝可能會賣得還不錯,但是票房估計不會太高,別說是像《想飛的鋼琴少年》那樣超過兩千萬,恐怕是能達到一千萬都夠嗆。
一方面這電影宣傳一般,雖然有原著,但是并沒有利用上。
二方面電影對大部分觀眾來說,這種黑色幽默,現在很多觀眾是理解不了的。如果理解不了電影的黑色幽默,那這部電影對觀眾來說敘事就很混亂,看完了感覺什么都沒看到,故事都是碎片。
為什么制片廠里的人都能看懂,因為制片廠里的人首先都是讀過書的,再者相對普通人他們也更了解電影。
這部電影只能隨著時間推移,慢慢體現出它的價值來,很多電影都是這樣,需要過一段時間,觀眾們回頭看才能發現它的優點。
周彥也在想,如果《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再過幾年甚至十幾年拍出來,上映成績會不會好點。
但是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
周彥他們在上滬待了三天時間,之后周彥就把弟弟妹妹們送回家了。
到了金陵,周彥也沒急著走,又在爺爺奶奶家以及叔叔伯伯家各吃了一天,直到八月二十九才趕往燕京。
到燕京之后,他先在四合院休整了一番,兩個月沒回來,家里面到處都是灰塵,只是簡單地打掃衛生,就花了他大半天的時間。
休整好了之后,他又去系里面報到。
在央音,周彥已經報到過很多次了,但是以教師的身份報到還是第一次。
主要的交接工作,上學期結束之前已經搞定了,剩下的就是去拿自己的課表。
周彥這學期教的是作曲大一的和聲a,就只教這一個專業,課程不多,一學期授課16周,每周兩個課時,總共三十二個課時,而周彥的課都是在每周四上午。
這門課是作曲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還是非常重要的。
拿到了課表之后,周彥先去宿舍轉了一趟,沒見到賈國屏,便又回了四合院。
之后的兩天,周彥都待在家里寫《樹洞》的劇本,他準備把劇本寫完了再去聯系吳子牛。
央音大一是九月三號開學,九月一號的時候,周彥接到了趙季平的電話。
原本周彥以為趙季平找他是要聊《霸王別姬》配樂的事情,但沒想到的是,寒暄兩句之后,趙季平就不好意思地笑道,“周彥啊,我要托付你一件事情。”
周彥愣了一下,“什么事情?趙老師您說。”
“趙嶙明天就要去央音了,我想讓你幫我接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