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笑了笑,又用英語跟格林斯潘介紹,“格林斯潘導演,這位就是配樂指導周彥。”
格林斯潘露出驚訝的表情,他跟周彥握了握手,“你實在是太年輕了。”
周彥本來就年輕,加上東亞人又比歐美人顯得嫩,在格林斯潘眼中周彥都不到二十歲,他很難把這樣一個年輕人跟《故宮的記憶》作曲者聯想到一起去。
何主任他們并沒有專門給格林斯潘請翻譯,因為奧申委的所有同志都是會英語的,周彥也就用英語跟格林斯潘說道,“格林斯潘導演,正因為年輕,所以有很多地方需要跟你學習。”
格林斯潘跟中國人接觸挺多的,自然也熟悉中國人的謙虛,他笑著說道,“你太謙虛了,雖然你很年輕,但你有著超越了年紀的才華,而且年輕也是你的優勢,正因為年輕,才更有活力,更有天馬行空的想法。”
格林斯潘的風格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個導演,倒更像是個商人。
周彥倒也不是特別意外,其實之前張有安找了一些格林斯潘的片子給周彥看,格林斯潘的作品走的就是商業化路線,張有安告訴周彥,格林斯潘主要就是拍攝體育相關的紀錄片,大多也是跟一些電視臺合作。
而且格林斯潘在奧運會這個業務范圍內,也確實挺出名的,他參與制作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8卡爾加里冬季奧運會的官方記錄電影,在奧委會中不僅僅人脈廣,而且說話也很有分量。
何主任笑著說道,“對于兩位的合作,我非常期待,格林斯潘導演在影片拍攝方面的經驗之豐厚,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可能還是周彥同志這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更勝一籌,我相信后續的合作中,你們肯定能夠碰撞出火花來。”
其實何主任說的也是場面話,畢竟在宣傳片的制作上,配樂指導參與的并不算多,主打的就是配合,如果不是找了一個外國人來拍宣傳片,何主任甚至都沒有必要特意拉著周彥跟格林斯潘到他辦公室來。
幾人又簡單地聊了幾句,梁宇就帶著周彥跟格林斯潘離開了何主任的辦公室。
隨后梁宇回自己辦公室簡單收拾一下,就帶著周彥跟格林斯潘出門了。
三人直接去了故宮,在附近轉悠起來。
格林斯潘帶了個相機,一路狂拍,不僅跟周彥他們討論,還不停地做著筆記,不得不說,他的工作態度是十分認真的。
上午逛完故宮,下午他們又在附近的幾個公園逛了逛,抓拍了一些本地人民活動的場景。
五點多鐘,梁宇帶他們去王府井吃了烤鴨。
吃完烤鴨,兩人又將格林斯潘送回了酒店。
送完格林斯潘之后,在酒店樓下,梁宇問周彥,“經過這一天的接觸,你對格林斯潘有什么看法?”
“是個很敬業的導演。”周彥說道。
梁宇笑了笑,“除了敬業呢,你認為他能把我們的宣傳片拍好么?”
這個問題周彥并不好發表意見,畢竟他跟梁宇接觸其實也不算特別多,并不了解梁宇到底是個什么人,如果貿然發表意見,很容易禍從口出。
斟酌著語句,周彥說道,“格林斯潘先生畢竟是外國人,對我們中國的情況有些不了解,這都是正常的,我想,給他一段時間熟悉,應該會好很多。反正申奧流程剛開始走,拍攝還有不少時間。”
梁宇知道周彥說話有保留,他也理解,所以就沒有繼續往下問。
“好了,今天也辛苦你了,拖著你陪我們一整天,回去早點休息吧。”
“梁科長見外了,導演來了,我陪同逛逛,也是應當的。”
梁宇笑了笑,“有事回聊,走了。”
道過別之后,周彥就坐車往家回。
路上傳呼機響了起來,他掏出來一看,上面只有一個字:賢。
周彥笑了笑,應該是王祖賢給他打電話,家里沒人接,所以就打了傳呼機,讓他回電。
回燕京這段時間,他跟王祖賢基本上隔一兩天就要通一次電話,大部分時候都是王祖賢打過來,倒不是說周彥高冷,而是因為王祖賢找他比較簡單。
《青蛇》拍完之后,王祖賢先回了趟臺島,前段時間又去了老家舒城,跑來跑去的,周彥打電話過去還真不好聯系到人。
不過今天這通電話來得倒挺早,一般情況,王祖賢都是九點鐘之后才會來電話,因為通常九點鐘之后她才會忙完。
看來今天工作結束挺早的。
<divclass="contentadv">她只發了一個賢,沒有寫號碼,那應該是讓周彥再打上次聯系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