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就帶著《萬里長城》的磁帶,又去了慧橋酒店。
到了酒店之后,周彥先去了梁宇的辦公室,然后梁宇帶著他、格林斯潘還有孫秦一起去了何正粱的辦公室。
見到他們,何正粱先笑呵呵地把他們的拍攝方案夸了一頓。
“這個拍攝計劃寫的非常好,不僅僅體現了燕京的傳統文化,還展示了中國跟世界的同步,更體現了中國的體育文化。我聽說你們為了修改這次的方案,熬了好幾天,真是辛苦你們了,非常感謝。”
格林斯潘笑道:“這次的方案,周跟孫幫助了我很多,沒有他們,方案肯定沒有這么好。”
這話聽著是在幫周彥他們說話,但其實是在為自己攬功,言外之意,周彥跟孫秦是在旁邊幫忙的,他才是主心骨。
周彥跟孫秦笑了笑,倒也沒當回事情,既然來當了副導演,就沒有必要去跟格林斯潘搶功了,不管怎么說,格林斯潘都是導演。
而且格林斯潘也就是想攬點功,其他時候都是非常配合的,合作還算愉快。
孫秦還笑著捧了格林斯潘一句,“能在格林斯潘先生這樣的國際大導演后面學習,也是我們的幸運。”
周彥也笑道,“沒錯,正因為有了格林斯潘先生,我們的宣傳片才能擁有國際視角。”
何正梁爽朗一笑,“能看到你們合作的這么好,我是非常高興的,希望你們再接再厲,能夠把方案從紙上給拉出來,變成最終的宣傳片。拍攝上,如果有什么困難,隨時都可以跟我們提,能解決的我們肯定盡量幫忙解決。這片子大概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拍攝,什么時候能夠拍攝完成?”
梁宇說道,“前期的籌備工作,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計劃是十二月中旬開始拍攝,一月十日之前拍攝完成。”
聽到這個時間點,何正梁點點頭,“那時間還是寬裕的,后期的制作需要多長時間?”
梁宇看向周彥,笑道,“后期主要就是剪輯跟配樂了,剪輯可以邊拍邊剪,那主要的工作就是配樂了,這要看周彥。”
其他人也都看向周彥。
周彥笑著說道,“宣傳片的時間比較短,用到的配樂相對也少,所以工作量不算太大,之前我為《故宮:記憶》所寫的配樂,可以直接搬一部分過來,至于其他地方的配樂……”
說著,周彥直接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張磁帶,“我這段時間給宣傳片的開頭寫了一段配樂,這次帶來準備給導演聽聽。”
“哦,是么?”
何振梁挑了挑眉毛,“那正好,也帶我一起聽聽,宣傳片的第一段……應該是長城的俯拍吧。”
“是的,何主任。”梁宇回答道。
梁宇從周彥手里接過磁帶,也不用去其他地方找收錄機,何正梁辦公室就有一臺。
走到收錄機邊上,將磁帶塞進去,梁宇摁下了播放鍵。
磁帶先空轉了幾秒鐘,隨后從里面傳來一段周彥的聲音。
“萬里長城,第四遍,開始。”
隨著“開始”二字剛落,一道恢弘的音樂聲響起了,這聲音有點像古箏,也有點編鐘的感覺,聽著非常古風,跟之前的《故宮的記憶》有些相似。
樂曲的編排上,比《故宮的記憶》聽著簡單些,但同時也要更大氣一些。
其實《萬里長城》里面的樂器聲音都是周彥采樣合成的,并非普通的民樂樂器,聽著既有民樂的感覺,又挺新穎。
相較于原曲,周彥在編排上還縮減了一些,所以何正梁他們聽著感覺比較簡單。
之所以縮減,也是因為第一段長城的俯拍畫面之后就是運動員在長城上跑步的畫面,如果做得太過復雜,前后過渡不會太自然。
而且周彥準備再寫一小段曲子,大概五六秒鐘,接在《萬里長城》的后面,讓畫面過渡更加順滑。
格林斯潘聽到《萬里長城》的時候,眼睛都在發亮,他盯著周彥看了看,心里不禁感慨,周彥的音樂天賦真的很強,特別是在這類中國傳統風格的樂曲創作上,有著異于常人的表現。
原本宣傳片開頭的長城俯拍,就是為了體現中國文化的恢弘,而這首曲子恰到好處地展現了這一點。
就算不看畫面,只聽這首曲子,也能瞬間被吸引。
這首曲子并不長,只有一分鐘,當然,最后肯定不可能全部用在宣傳片里面,大概也就用個十左右。
當曲子播放結束之后,何正梁忍不住鼓起掌來,“我甚至已經想象到開頭長城俯拍那組鏡頭的恢弘了,周彥你又給了我們驚喜啊。”
周彥謙虛道,“也是在跟格林斯潘導演以及孫導討論之后,我才有了這首曲子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