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后有人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一作答,最后他又唱了一小段歌。
畢竟是從幾千個孩子里面脫穎而出的,小男孩長得挺好看,而且表現也挺好,自信大方,歌也唱得不錯,看得出來,應該有不少舞臺經驗。
<divclass="contentadv">每個孩子的時長大概在五分鐘左右,一個接觸之后,緊接著就是另一個。
而每出現一個孩子,周彥就翻到那個孩子的資料,對照著看。
他還會給每個孩子打分,從一分到五分。
按照他們的計劃,周彥會從這二十個備選的孩子中選出一到三個,跟其他城市的孩子放在一起進入到第四輪,最后從全國各地的孩子中選出一個小男主。
前面幾個,周彥都是正常觀看,正常打分,到了第十一個的時候,小男孩剛出來,周彥就揚起了眉毛,這個有點肉乎乎的小男孩怎么看著有點面熟呢?
隨后周彥就聽到小男孩自我介紹道:“導演好,我是向陽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胡珂……”
聽到胡珂,周彥又挑了挑眉毛,一下子想起來為什么感覺這個小男孩面熟了,這不就是胡歌么?胡歌的原名叫胡珂么?
周彥倒沒想到,招小演員竟然還能碰到胡歌。
他又低頭看了看胡珂的資料,十歲,小學三年級,在小熒星兒童表演藝術團待了四年時間,有豐富的舞臺表演經歷。
視頻中,評委又問了胡珂幾個問題,跟前面問其他學生的問題都差不多,就是他有什么表演經歷,對拍電影這件事情怎么看之類的。
胡珂的答案跟前面幾個小朋友也沒什么區別,說了自己的表演經歷之后,又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電影,看過很多部電影,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電影明星。
不過后面胡珂的才藝表演跟前面幾個唱歌跳舞不同,他選擇了一段“獨角戲”表演,這段獨角戲的內容也很簡單,戲中他是一個剛剛考完試的學生,但是成績非常不理想,他拿著成績單在家門外徘徊,糾結該怎么把成績單拿給父母看。
先不說這段戲演的好不好,胡珂這個設計就要比前面的孩子要突出一點,而且他還提前準備了一張紙作為道具,能夠看得出他的用心。
看完胡珂的才藝表演,周彥先在胡珂的資料上打了個五分,但隨后還是把5劃掉,改成了4,小胡珂的演技還差了點,周彥想著,如果后面有表現更好的孩子出現,分可就不好打了。
不過直到最后一個孩子的視頻看完,也沒有再出現一個比胡歌表現好的,只有一個跟他一樣,打了四分。
周彥對胡珂還是比較看好的,不過他沒有輕易下決定,而是先把兩個四分的孩子圈了出來,放入了第四輪。
他還是要把這些孩子都拉到面前來,讓他們試一試戲,才能最終做決定。
其實這次選小演員,也不僅僅只有小男主,還有小男主的同班同學,也都是要選的,所以這些孩子即便最終沒有成為小男主,也有可能成為小男主的同學。
年前把選拔工作完成,然后寒假的時候弄個培訓班,帶著這些孩子們練一練。
后面的一個禮拜時間,周彥又陸續拿到了十來個城市的選拔名單。
這次的選拔,只在燕京、上滬、羊城這些大城市進行,而即便都是大城市,其他城市參與選拔的人數跟燕京、上滬這兩座城市還是不能比,相對而言,燕京跟上滬的家長們更愿意讓孩子們參與這種活動。
像金陵、江城這些省會城市,據說報名人數都沒有過千,符合要求的就更少了,跟上滬差距非常大,而且最終選出來的孩子整體水平也不如上滬跟燕京。
最終周彥定下來了三十五個人選,讓這些孩子進入到第四輪,后面會找個周末邀請他們到燕京來參與試鏡。
十二月十號,又一個周四,下午周彥接到李一丁的電話,詢問他有沒有時間去一趟野三坡。
野三坡是《三國演義》劇組的重要取景地,最近有兩場比較重要的戲在那里拍攝。
這次周彥也意識到了,李一丁應該是為了遷就他的時間,所以才每次周四給他打電話。
周彥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
“明天上午咱們走早一點,你八點鐘到……”
周彥笑道,“坐我的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