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回去了,明天咱們廠里面見,趙大師晚上就別走了,在這兒休息吧。”
說著,陳愷歌就起身拿了衣服往外走。
不過等他推開門,就看見外面白茫茫一片。
陳愷歌看著燈光下泛白的院子,揉了揉眼睛,最后驚呼道,“下雪了。”
周彥也跑出去看,竟然真下雪了。
“這雪還不小,你晚上就別走了,跟趙大師在我家客房湊活一晚上吧。”
陳愷歌看到地上的一層積雪,也知道這會兒回家確實不方便,便點點頭,“好吧。”
等回轉到桌邊,陳愷歌又給自己倒了杯酒,“既然不走了,那咱們再喝兩杯。”
“……”
第二天早上,周彥還在被窩里,就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鋼琴聲,這曲子有可能是即興創作,一會兒激情昂揚,一會兒舒緩感傷。
周彥披著大衣去到琴房,就見到趙季平坐在鋼琴凳上忘我地彈著琴。
等他彈完之后,周彥鼓了鼓掌。
趙季平笑道,“看到琴不錯,手癢彈了彈。”
“即興么?”
“嗯,聽出來很隨意吧。”
“很應景。”周彥笑了笑,又去取出小提琴,把剛才趙季平彈的曲子給拉了一遍,“配上小提琴,效果要好很多。”
對于周彥聽一遍就能拉出來,趙季平一點都不驚訝,這只能說明周彥耳朵好,記性好,而且他剛才隨性彈的這首曲子也簡單。
拉完了趙季平的那一段,周彥又拉了另外一段。
他拉的這一段,和弦走向正好跟趙季平那一段接在一起,但是表現的內容又全然不同。
如果說趙季平的這段是表達了下雪時的疾和徐,那周彥接上的這段則有點快雪時晴的感覺,仿佛有一道陽光照在雪地上,然后雪慢慢融化,大地慢慢復蘇。
感受到樂曲的情緒,趙季平也忍不住把手搭在了琴鍵上,給了一組三連音。
周彥明白他的意思,用一段輕快的旋律回應了這組三連音,之后兩人一彈一拉,像是在對話一樣,你來我往,最后樂曲推向高潮。
一曲結束,周彥跟趙季平都笑了起來,能完成契合度如此之高的即興創作,得益于兩人強大的樂感。
樂感強的好處就在這兒,即便是沒聽過的曲子,也能根據聽過的部分大概預判出來接下來會是什么樣的和聲跟旋律,甚至可以憑借感覺知道哪里應該強,哪里應該弱,哪里是重音。
當然,不僅僅是樂感強,也是因為兩人經驗都很豐富。
雖然是即興,但也不是胡亂創作,是有遵循規則的。
趙季平笑呵呵地說道,“這是你的琴,你給取個名字吧。”
周彥也笑了起來了,“我就不擅長起名字,而且這首曲子是你起的頭,還是你來吧。”
趙季平想了想,說,“叫《清晨·初雪·紅太陽》,你覺得怎么樣?”
周彥覺得這個名字實在是省事,不過倒還算切題,便笑道,“我覺得挺好。”
“好,那就叫它了,現在我們就把譜子給記下來。”
“行,我來記后面,你記前面。”
周彥找了筆和五線譜,跟趙季平開始記譜。
他們剛開始寫,陳愷歌揉著頭發走了過來,“你們大清早的就在彈琴啊。”
周彥笑道,“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