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僅好奇自己有多少,還好奇別人有多少,在他們看來,既然信封寫了名字,那肯定每個人的信封里面錢是不一樣的。
如果錢都一樣,也就沒有必要寫名字了啊。
不過周彥卻笑道,“因為這是第一次外出演出,所以這次我們吃一次大鍋飯,你們每個人手里的錢都是一樣的。當然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后面大家能夠拿到的津貼會按照綜合評分來。至于數額,你們自己看吧。”
李碧茹是第一個打開興奮的,隨后驚訝道,“這么多?”
信封看著就挺厚,不過李碧茹原本認為,這信封里面的紙幣面額最多也就是五十的,沒想到竟然都是一百面額的香江幣。
“這得有三四千了吧?”
周彥笑道,“你們每個人是四千香江幣。”
“真多。”
看到大家臉上的笑容,周彥也笑了笑,分錢的時候果然是最快樂。
其實原本給他們定的補貼標準是一場五百塊,四場下來就是每人兩千塊,不過這四場效益不錯。
特別是在香江的這兩場,因為人氣很高,很多現場的樂器都是品牌贊助的,這就省下來不少租金。
如此一來,周彥就決定給他們每個人多發一點。
四千嘛,說少不少,說多其實也不能算多,畢竟演出地點是香江跟臺島,為了這場演出,他們前前后后也花了兩三個星期的時間,算下來,跟香江普通人的工資也差不了多少。
這四場音樂會,湯臣并沒有賺到什么錢,因為之前票價定的相對較低,所以收入基礎就低。
樂團這么多人,津貼就花了二三十萬,還有住宿、路費等等,給周彥個人接近三十萬,再去掉場地費、人頭費各種各樣的費用,確實也剩不了多少錢。
雖然湯臣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本次的音樂會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宣傳效果完全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而且不僅僅給周彥賺到錢,還讓央音的這些學生也掙到了錢。
最后一場音樂會還沒有結束,就有好幾家組織活動的娛樂公司聯系了張有安,說是希望能夠幫周彥組織音樂會。
張有安全部拒絕了。
這四場音樂會結束之后,張有安也算是有經驗了,關鍵是音樂會的舉辦跟演唱會不一樣,舞臺設計并不復雜,所以張有安決定,以后音樂會都是湯臣公司自己來辦。
岳林拿著錢問道,“師兄,這些錢,我們能隨便花么?”
聽到岳林這話,周彥笑了笑,這小子是個典型的乖孩子,竟然還問出這樣的問題,其他人估計都開始盤算一會兒出去怎么揮霍了。
周彥笑了笑說:“錢是你們的,怎么花你們自己決定,不過作為你們的師兄,也是老師,我還是建議你們買東西的時候想著一點家里,這快過年了,又是好不容易來了趟香江,給家人帶點香江的特產,不在乎價格多少,他們肯定會很開心的。”
學生們都點點頭,他們其實也想到了,主要這也是他們大部分人掙的第一筆“大錢”,要是買點東西回去給父母,肯定很有面子。
方秀特別知道這種感受,之前她攢了一波樂團的補貼,有一百五十塊錢,然后她用這些錢給爸爸買了一支六十多塊錢的鋼筆,又花八十多塊錢給媽媽買了一件衣服,老倆口開心的不得了。
爸爸天天把筆夾在上衣口袋,見人就掏出來寫字,媽媽只要出去串門子,都要穿那件衣服,并且一定要讓別人知道這衣服是女兒賺錢買的。
“哦,對了。”周彥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些東西過不了關,你們跟齊云翔他們咨詢一下,別一股腦買了一堆東西,最后發現帶不回去。”
“知道了,師兄。”
周彥點點頭,笑道:“就地解散吧,晚上十點前回來就行。”
等他們出去之后,周彥也沒有閑著,戴上帽子跟黑框眼鏡,然后又戴上圍巾和口罩,照了照鏡子,確定連自己都認不出來自己,就出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