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名字挺好的,非常鮮明,觀眾一看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音樂會的主題是什么,咱們也不要有心理負擔,用咱們民族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那不就是東方遺音么?”
聽張有安這么說,周彥也沒再糾結,他點頭道,“這樣的話,后面我再把節目單調整一下。”
“對,節目單要盡可能地契合主題。”張有安想了想,又說,“有些曲子,其實改成民族樂器來演奏,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不一定要局限于《故宮的記憶》這些曲子。比如《永遠同在》,改成民樂版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確實如此。”
周彥笑著點頭,“這首曲子很適合改成民樂版來演奏,也不用太復雜,二胡、竹笛、古箏三重奏就行。想要更加豐富的話,再添一點其他樂器輔助,或者在這三個樂器上下功夫,比如二胡,可以分到三個聲部……”
張有安笑著擺手,“你跟我講的太細致,我也不太懂,只要能改成民樂版就行了,這樣一來,也不用新增加曲子,你也能輕松一點。對了,還有《夏天》能不能改成民樂版?”
“也能,不過很容易改成《秋天》或者《冬天》,如果加上嗩吶的話,說不定能變成《看不到明天》。”
“呃……還是改的歡樂點比較好。”
張有安之所以會提到《永遠同在》跟《夏天》這兩首曲子,是因為這兩首曲子都比較解壓,霓虹因為經濟危機,社會比較頹靡,這類解壓的曲子也很容易受到民眾的歡迎。
事實上,《鋼琴少年》這張專輯里面,最受歡迎的也是這兩首曲子。
“行,沒問題,我把它改的歡快點。”
“好,那我就去跟霓虹那邊聯系一下,年底去霓虹,爭取做個六七場,不然回不了本啊,當然,票也要賣貴點。”
去年年底在香江跟臺島開的四場音樂會,票價相對比較親民,也是因為當時確實名氣還不夠。
現在情況不同了,周彥兩張專輯加起來在霓虹已經賣出去了四十多萬張,現在平均每天都有一萬張周彥的專輯出貨,照現在這個情況,單是《神秘·國度》這一個專輯就能在霓虹賣出超過一百萬張。
就這銷量,周彥年底在霓虹開音樂會,賣幾場票不是輕飄飄的么?
到時候再抽個空,來個簽售會,一邊開音樂會,一邊還能賣專輯,狠狠地賺霓虹人口袋里的鈔票。
……
第二天周彥去找了路學長,問他要來了《長大成人》的劇本,然后又跟徐風說了這個事情,徐風讓他把劇本送過去給她看看,如果可以的話,湯臣可以幫路學長來拍。
周彥就讓姜霞復印了一份《長大成人》的劇本,給徐風送了過去。
之后的幾天,周彥都在學校,一邊處理學校的事情,一邊改《永遠同在》跟《夏天》的譜子。
四月底,周五下午,周彥剛回家沒多久就接到了余樺的電話。
“周指導,明天你有時間么?我們去你們學校聽音樂。”
周彥遺憾道,“真不巧啊,我明天要去一趟將軍坨,不在學校。不過也不影響你們聽音樂,明天下午四點鐘,我們樂團在音樂廳排練,你們可以直接過去。”
“你不在,我們去了不自在……你去將軍坨干什么啊?”
“《樹洞》不是正在拍攝么,這已經快要結束了,我去現場看看。”
一聽周彥要去拍攝現場,余樺來了興趣,“我還沒去過電影拍攝現場,你這邊方不方便,我也想去看看。”
“沒問題啊,你要去的話,明天來我家,我們一起過去,反正也不遠。”周彥一口答應下來。
“我來問問鐵笙去不去,他也沒看過電影拍攝。”
聽到余樺要喊史鐵笙,周彥猶豫道,“呃……你要帶鐵笙大哥么?他的身體這跑來跑去的,會不會……”
“沒事,這才多遠,之前我們還帶他去過東北那邊,天天讓他在家悶著才容易出問題。”
聽余樺說的這么自信,周彥點頭道,“如果鐵笙大哥愿意的話,我明天去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