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這個名字肯定是個典故!
周彥原本也沒什么想說的,但是拿到話筒之后,心里面又涌現了很多話,想要對88作曲的這些學生們說。
“我記得沈懷剛在創作《上天山》時,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讓這首曲子在最終登頂時的情緒達到最高。我告訴他,登山的喜悅大部分都是來自于過程中的艱難,想要表達登頂的喜悅,就要表現過程的艱難。”
“尼采曾說過,凡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強大,88級的各位,你們曾經遇到了很多困難,這些困難讓你們一度陷入迷茫,但最終你們走出來了。很多年后,伱們回想起來的時候,或許依舊會感到難過,但這段經歷絕對是你人生的重要部分。”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咱們不妨抬抬頭,看看上面有什么,給自己一點動力。你們曾經跨越過的大山,最終會碎成一塊一塊石子,在你們前進的方向上鋪就一條路。”
如果今天只是他們班會的話,周彥肯定要多說幾句,但是現在演奏會開了好幾個小時,領導老師們也都等在下面,他也不好說太多。
他笑著說道,“最后,我跟大家分享兩句話,希望能夠在以后的道路上給各位力量。”
“第一句,命運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第二句,生活跟幸存就是一枚分幣的兩面,它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
說完這兩句之后,周彥又笑道,“這兩句話是我借花獻佛,它們的主人是今天在現場的兩位作家史鐵笙跟余樺,有想法的可以去讀一讀他們兩位的書,非常有趣,好了,我就不多說什么,希望各位前程似錦,天天開心。”
當周彥結束了自己的發言,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余樺跟史鐵笙被cue到,也相視一眼,笑著為周彥鼓掌。他們早就發現,周彥的記性很好,總能脫口說出他們作品里面的一些句子。
這些句子,就是他們自己,也沒辦法記得這么清楚。
周彥把話筒遞還給了賈國屏,后者拿過話筒,開口說道,“我宣布,本屆作曲系本科畢業作品(管弦系)交流會圓滿結束。”
校長劉林鼓了鼓掌,然后對周彥說道,“機會難得,今天學校做東,請各位吃個飯,你看怎么樣?”
“不用客氣了,校長,一會兒我帶他們在學校轉轉。”
施萬春笑瞇瞇地說道:“咱們就別摻和了,今天他們聽了好幾個小時的演奏,恐怕也累了,讓周彥自己安排吧。”
聽他們這么說,劉林也就沒有堅持,跟他們一一打了招呼之后,就和施萬春走了。
領導們走后,現場的觀眾們卻都不著急著走,因為王祖賢跟梁嘉輝還在呢,都想看看大明星,當然,也有個別是對余樺他們感興趣的。
作曲88的學生這會兒也涌到了周彥面前,周彥看了一圈,沒看到許可朗,笑著問道,“可郎那小子呢?”
“許可朗去廁所洗臉了,他的臉都被眼淚給糊住了。”劉珂說道。
沈懷剛笑著說,“那小子剛才真情流露,這會兒反應過來,覺得丟臉了。”
周彥點點頭,“你們今天也都很累了,都回去吧,最后這段時間,在學校安安穩穩的。”
“師兄,我們過幾天要拍畢業照了,你來不來啊?”劉珂問道。
“當然來啊,我不也是88級的么?”
聽到周彥會去,大家都挺高興的,劉珂又看向王祖賢,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小賢姐姐能給我簽個名么?我是你的影迷。”
王祖賢十分大方地說道,“沒問題啊,要簽在哪里?”
劉珂把自己的曲譜拿出來,“簽在這里吧。”
“好。”王祖賢接過曲譜,在空白的地方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寫了三個字:很好聽。
雖然這三個字非常簡單,卻讓劉珂如獲至寶。
其他人看到劉珂拿到了簽名,也鼓起勇氣走了上來。
他們現在手頭上也沒有別的東西,就是曲譜多,人手都有一個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