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音樂出來之后,平松和廣拍了拍大腿。
“新曲子!”
這不僅僅是一首新曲子,而且還是跟《故宮的記憶》、《萬里的長城》同一個風格的曲子。
“我太幸福了!”
平松和廣捂著腦袋,露出夸張的表情。
剛才他們還在想,新專輯新曲子什么時候能聽到,沒想到這就聽到了一首新曲子。
這首新曲子有著濃重的歷史感,雖然不如《故宮的記憶》跟《萬里的長城》恢弘,但歲月如梭,王朝更迭的感覺卻更加明顯。
如果說,前面兩首曲子,是帶著聽眾前往古代的故宮和長城,欣賞著這兩座建筑的宏偉,那這首新曲子就像是帶著他們穿梭在時空當中,眼看著歷朝歷代,興衰更迭。
田仲間二此時一聲不吭,因為他已經完全沉浸在音樂當中。
曠野中的笛聲,自然不如錄音版的音質好,偶爾還能聽到一些若有若無的蟲鳴鳥叫,甚至是人說話的聲音,但這些聲音不僅僅沒有影響到氛圍,反而更加增添了意趣。
這一首曲子結束之后,田仲間二長長地舒了口氣,剛才這一段表演,太讓人享受了。
此時鏡頭里面的周彥準備收笛子,但是坐在樹樁上的那個家伙好像跟周彥說了幾句,周彥笑了笑,竟然又抬起了笛子。
這次平松和廣他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首新曲子了。
當笛聲響起,兩人瞪大了眼睛,果然又是一首新曲子。
相較于前一首曲子,這首曲子顯得更加輕松、純真一些。
第一段愜意流水,第二段輕快如風,第三段激烈如火,第四段火勢散去回歸微風。
整首曲子緊湊而明朗,讓田仲間二想起了懵懂的愛情,而平松和廣卻想到了之前逃課時的情形,簡直跟這首曲子的情緒完全一致。
等到曲子結束之后,畫面切到了《音樂之家》的演播室里面。
野村秀已經換了一身衣服,坐在演播室里面。
“最后出現的兩首,正是周彥的新曲子,第一首的名字叫《遙遠的旅途》,第二首叫《借黃瓜》,據說,第二首曲子還是周彥現場即興吹奏的。”
聽到野村秀的介紹,平松和廣疑惑道,“《借黃瓜》么?是不是主持人說錯了,還是翻譯的問題?怎么聽起來這么奇怪?”
田仲間二撓了撓頭,“也可能‘借黃瓜’是中國的一個典故?在中國,典故有很多的。”
平松和廣點點頭,他覺得田仲間二說的很有道理,中國古代的典故有很多,如果對中國文化不了解的話,就沒辦法理解這些典故。
別看“借黃瓜”這三個字看著又奇怪又簡單,它肯定是個典故,并且蘊含了非常豐富的信息。
“剛才坐在周彥旁邊的那兩個人是誰?鏡頭也沒有切過去給我們看看。”
“看起來,最后一首曲子的即興跟那個坐在樹樁上的男人有關,周彥本來都準備結束的,是那個男人跟他說了幾句話,周彥才繼續的。”
好像是知道平松和廣他們疑惑,電視里面的野村秀笑著說道,“剛才跟周彥一起出現在畫面里面的,是中國非常知名的兩個作家,史鐵笙和余樺。你們或許奇怪,為什么周彥會跟兩個作家在一起,答案是,周彥也是個作家。我這次去到中國才知道,周彥也是個很出名的作家。他的小說《樹洞》改編的電影已經拍攝完成,執導這部電影的導演也是中國非常出名的導演吳子牛,剛才畫面里面出現的地方,就是電影的取景地。”
平松和廣跟田仲間二面面相覷,周彥竟然還是個知名作家?
他們相信野村秀應該沒有說假話,因為周彥的小說都改編成電影了。
平松和廣撓了撓腦袋,“難道繼音樂和電影之后,我又要追周彥的小說了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