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變動對楚平生而言是無所謂的,這本就是大唐英雄傳的世界,又不是隋唐正史的世界。
“王世充那些人來了。”
聽到他的提醒,蕭美娘忙蘸掉眼角的濕潤,正襟危坐,擺出母儀天下的端莊姿態。
楚平生注意到自己說“王世充”時,楊侗打了個哆嗦,看來這小皇帝比他預想的要早熟許多。
踏踏踏踏……
伴著輕而急的腳步聲,穿著紅色袍子的宦官進來稟報一句,退出不久,王世充、元文都、段達、盧楚、皇甫無逸等人聯袂而入。
見禮畢,蕭美娘吩咐看座。
早有宮女和宦官把準備好的凳子搬進來給幾人坐。
蕭美娘說道:“陛下被宇文惡賊謀害后,你們心向大隋,擁立侗兒登基,本宮甚慰。”
“此是臣份內之事,若非擔心李密、朱粲之流趁機進攻洛陽,動搖我大隋根本,臣必在江都與宇文狗賊血戰到底。”
王世充急忙起身離座,獻媚表忠。
黃門侍郎趙長文長了一對招風耳,眼珠子忽來忽去,多少有點賊眉鼠眼的意思:“王尚書所言甚是,我等累受皇恩,沒世難忘,輔佐陛下治國安邦乃份內之事,不足掛齒。皇后娘娘吉人天相,平安回到洛陽,實乃天佑大隋。”
左驍衛大將軍元文都、司空段達、兵部尚書皇甫無逸等人也跟著揀好聽的說。
待幾人表忠完畢,蕭美娘突然話鋒一轉,望小凳上坐的楊侗說道:“皇上,我聽說你把柴將軍的爵位和官職都下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稟太皇太后。”
楊侗指著粗眉大眼,紫髯如戟的段達說道:“是……是司空……大人諫言,宇文化及叛亂時,柴將軍父子也在當場,可他……他非但沒有護駕,還……還先一步逃了,此是大罪,當斬……不過念在柴家往日功績,可免死……但……當免除官職與爵位……以……以儆效尤。”
一個七歲的孩子,話都說不利索……
楚平生輕輕搖頭,在心里感嘆造孽啊。
蕭美娘望向段達:“司空大人,可有此事?”
段達不敢否認,躬身說道:“確有此事。”
蕭美娘說道:“不知先帝遇害時,司空大人在何方?”
段達皺眉說道:“臣當然是在洛陽。”
“你既在洛陽,怎知江都之事?”
“啟稟太皇太后,是臣與王尚書敘話時所知。”
蕭美娘聲音漸寒:“既是王尚書所言,為何王尚書不向陛下參奏,卻要你來做?”
段達兩手一抱,毫不畏懼來自鳳榻上的責怪,大聲說道:“此是身為臣子的義務,由誰出頭并不重要,所謂法不阿貴,臣……也是為了大隋江山社稷著想。”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