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生沒有說話,只是將她的頭摟進懷里。
……
又過一天。
乾陽殿內。
七歲的楊桐戴著比他的頭大了兩圈的皇冠坐在龍椅上,珠旒幾乎將小臉遮蔽,文武大臣分兩列坐在堂下。
新上任的內謁者監手捧詔書宣告。
“柴慎,柴紹父子上前聽封。”
柴慎和楚平生出列,一前一后站定。
“柴慎父子誅殺叛賊宇文智及,護送太皇太后返回東都,又配合風先生與尤先生挫敗賊子段達的陰謀,有大功,當厚賞。柴慎,進右翊衛大將軍,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封譙國公。柴紹,加封虎賁郎將,兵部侍郎,正議大夫。”
在江都時,楊廣才說完要封柴慎右屯衛將軍,柴紹虎賁郎將,宇文化及就殺了進來,算起來只是口諭,非正式下詔,沒人當一回事,東都朝廷里的人甚至毫不知情,柴慎因為擔心獨子和皇后的安全,又兼楊廣才死不久,便沒好意思提這件事,然后段達等人就借小皇帝之名把他的官位和爵位擼了。
于是在諸位朝臣看來就有點過分了。
柴慎原來是從四品的太子右內率,右翊衛大將軍正三品,升了兩級,但是右光祿大夫可是從二品階,雖是沒有實權的散官,但是傻子也看得出來,給個三品的右翊衛大將軍只是為了讓他掌管禁軍,也就是說,不提郡公到國公的封賞,柴慎相當于官升三級。
四品官已經算是高官了,哪有一口氣提三級的?
而柴紹,一個小小的太子千牛備身,正六品官,一躍成為正四品的虎賁郎將,正議大夫,還兼任兵部侍郎,算起來四級跳,可他才二十歲啊,各部歷練都沒有就到兵部當侍郎?屈居皇甫無逸之下?
御史臺的人憤憤不平,覺得這封賞太過了。
這時柴家父子謝過圣恩,柴慎并未歸隊,還站在原地。
小皇帝清了清嗓說道:“柴愛卿……還有事要奏?”
“啟稟陛下。”柴慎一臉嚴肅說道:“如今太皇太后回歸東都,臣以為,陛下尚幼,一來課業繁忙,二來以弱質之身,難當繁雜政務,倒不如請出太皇太后垂簾旁聽,助力陛下決斷諸事。”
“愛卿所言……甚是,太皇……太后出……出身名門,見識廣博,咳,常有諫言于先帝,朕也有請太皇太后垂簾旁聽,助朕……決斷之意。”
然而便在這時,后方走出一人,躬身道:“臣有話要說。”
楚平生仔細打量,那人眉心長一黑痣,頗具威嚴。
御史中丞藏青么……
小皇帝說道:“藏愛卿……你……你有何話說?”
藏青說道:“先皇在時曾多次對下臣講,后宮干政必生禍亂,國史局內有手卷可查,故依祖訓,此例不能開。”
小皇帝也沒強求,與柴慎對望一眼:“揮揮手,既如此,那就再議吧。”
藏青與御史臺的人很得意,總算把柴家父子的小算盤給按下去了,以太皇太后與柴家的關系,讓她旁聽政務,以后柴家父子在朝廷里不是要橫著走了?
元文都、盧楚這些人俱松了一口氣。
王世充看看歸隊的柴慎,眉頭緊鎖,搞不明白柴慎為什么不堅持。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