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與南極仙翁急忙去救,前者丟出水火花籃去收玄都大法師魂魄,后者揮動五火七禽扇去燒魔劍元神離竅的魔劍身,雷震子與楊戩隨之殺出,有哪吒的前車之鑒,他二人自然不敢去擋圣人,目標是由側翼殺上來的火靈圣母、十天君等截教門人。
封神一役,雙方解下深仇,如今通天教主以一敵四,包圓了太上、元始、接引、女媧四圣,還把準提整得人不人鬼不鬼,這極大地鼓舞了截教門人的斗志。
原本他們就比闡教弟子多,若非伐商之戰一波波送人頭,圣人又聯手欺辱通天教主,就闡教與人教那點門人,根本不可能是截教敵手。
另一邊,太上老君緩過一口氣,急展風火蒲團去解弟子之圍,豈料通天分身元神化劍離竅而出,身后明王法相仍可攻擊,大劍一甩,繚繞的火焰繽紛四射,雷震子不慎沾染,兩翼瞬間化灰,聞仲麾下辛環與雷震子外形一般,且有殺身之仇,見勢迎上,雙腿盤住雷震子的腰,雙手握住腦袋用力一掰,生生把頭擰下。
楊戩去救,火靈圣母丟出番天印,咚咚咚,連砸三下,即使有九轉玄功加持,亦是丟了三尖槍,死了哮天犬,一頭墜下。玉鼎真人大怒,急攻火靈圣母,余元丟出如意乾坤袋,阻住太乙丟出救援楊戩的九龍神火罩,又求得師父龜靈圣母相助,使琉璃燈定住楊戩元神,予徒弟余元陷仙劍,手起劍落,砍了楊戩的腦袋提在手里,丟到黃天化、楊任等闡教門人魂魄面前,以泄心頭之恨。
還說太上老君,以風火蒲團去卷水火花籃,收到面前一瞧,大弟子已然形神俱滅,花籃中跳出一把小劍,竟是通天元神所化,藏于籃中偷襲,便引玲瓏塔金光鎮壓,又展離地光焰旗護身,卻見元神劍不閃不避,直入塔內,少時聽得嗡嗡輕響,塔基震動,場間忽有成群蠱蟲飛過附著塔身,迅速啃食他的最強護身法寶。
內有飛劍元神搗亂,外有繚繞煞氣的蠱蟲啃咬,這立人教而成的功德至寶一陣搖晃,轟然崩潰。
太上老君臉色大變,此物還在接引道人的十二品蓮臺之上,護身效果比盤古幡更強,因含聚人教氣運,人教不滅,寶塔不毀,如今卻受內外夾擊,竟塌了?
玲瓏塔倒,太極圖被七色法輪鎮壓,中間陰陽魚連轉數次,消去太極圖黑白二氣,隨即被龍象明王法相收了。
與此同時,披甲銀龍纏住南極仙翁,如繩索收緊,那闡教大弟子面色猙獰,使護體神光撐了又撐,最終力竭,后方明王五指一攥,噗地一聲分尸無數。
玉鼎真人見徒弟身死,起了拼命之心,運起玄功,化作一只飛鳥去啄持大滅絕明王的眼,龍象大明尊王右臂平移,掌心放射萬丈光芒,玉鼎真人未能戳瞎大滅絕明王的眼,自己跌落塵埃,被六牙白象碾成肉醬。
先是清虛道德真君與道行天尊慘死,后是四位圣人坐視哪吒被殺以觀通天武力,三清里的大哥太上老君連自己唯一弟子的命都保不住,然后是南極仙翁與玉鼎真人身死,云中子也不給徒弟報仇了,舍棄赤精子,眼睜睜瞧著師弟與黃天化、楊任等的魂魄被無當圣母拔開大紅葫蘆,放出一片大日真火燒成飛灰,自己則駕云逃命。
楚平生就沒想給他們活命的機會,東南西北,四向八方,各有數位他不認識的強悍靈體看守,未逃多遠便被十二柄小劍攔住去路,又有一卷天書臨頭,罩定他的照妖鑒,繼而天空飛來一戟,戟尖噴火,化而為龍,九龍圍住仙身,繞了數繞,便燒得云中子面目全非,聞仲看準機會,祭出接引的蕩魔杵,只一敲,便將這與南極仙翁齊名,號稱福德之仙的新任闡教副教主砸落塵寰,聞太師麾下一干部眾涌上,亂刀砍殺,形同肉泥。
云中子的元靈要逃,將太乙真人打得奄奄一息交予石磯處置的龜靈圣母拋出剛剛繳獲的九龍神火罩,當空一卷,便把云中子的魂魄困在空中,罩內九龍齊出,煉得金仙魂魄扭曲變形,一臉猙獰。
這布下通天神火柱煉死聞仲的闡教弟子最終還是因果加身,被自家師弟的火屬性法寶煉得形神俱滅,入輪回的機會都沒有。
四無真人眼見師兄弟與三代弟子死得只剩自己一個,李靖、吳吉及來觀禮的姬叔乾、姬叔明被趙公明的定海神珠砸中,就死在自己腳下,面對恨不能將闡教十二上仙碎尸萬段的三霄,非常干脆地丟了兵刃,跪地待縛。
吸收,反遭仙嬰身一套十九層蓄力群龍無首天下大吉,打得金身爆碎,只剩一道萎靡的元神,因托庇天道,不死不滅,難被殺死。
女媧手中招妖幡被扯碎,便引童子手中金葫蘆砸中天魔體后背,未想一條蝎尾刺出,將圣人的身體洞穿,挑在空中受煞氣與業火炙烤,慘嚎陣陣,一會兒是人身,一會兒變作半蛇半人的妖物,已然沒有圣人母皇形象,同為惡人間被折磨的尋常女妖無甚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