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紀聽見盧植的話之后沉默了,“你們為什么會覺得我的軍魂技召喚出來的其他軍魂英靈可以被復活的?”
“啊?什么?”盧植他們愣住了,楊紀的軍魂技竟然還有這樣的限制的嗎,這樣子的話他們期待不就直接落空了嗎。
“我的確是可召喚出不同軍魂的英靈,但也只是英靈而已,其原理不過是通過軍魂之力銘刻他們遺留在天地間的痕跡。”
“將這些痕跡銘刻在軍魂之后,軍魂之中就會形成一個烙印,當有需要的時候,就消耗軍魂之力激活這些烙印,將過往的英靈召喚出來。”
“其實召喚這個用在其他軍魂上并不是很準確,應該用臨摹比較準確,用軍魂之力將他們存在于世間的痕跡臨摹下來。”
“就像是現在這樣,”楊紀一邊跟他們說,一邊調動好不容易才積攢下來的一點軍魂之力,“時代越近的軍魂越容易將其臨摹下來。”
“他們的痕跡比較清晰,就像現在董卓那邊的飛熊一樣,飛熊的痕跡最為清晰,因為他們就在這個時代當中,消耗的軍魂之力也是最少的一個。”
楊紀身上燃燒的軍魂之力渲染出了一個虛影,這個虛影跟劉備盧植他們兩個曾經見過的西涼鐵騎幾乎就是一模一樣。
但是盧植還是敏銳的感知出來了,這個虛影的些許不和諧之處,不論是形與神就是他見過的西涼鐵騎,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有些違和。
“盧尚書應該可以感知到,這個虛影明明具備了西涼鐵騎的形與神,但卻總是感覺十分違和,不知道盧尚書有沒有這種感覺?”
楊紀向盧植詢問道,寄托在軍魂當中的意識還未蘇醒之時,楊紀就已經實驗過了,那時的軍魂技甚至就連其他軍魂痕跡都沒辦法臨摹,只能召喚在軍魂上留下了印記的士卒。
也就是那一次召喚,楊紀成功的將寄托在軍魂中的部下意識喚醒,否則楊紀都不知道自己還得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發現寄托在軍魂中的意識體。
也正是在已經蘇醒的英靈的幫助下,楊紀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軍魂技開發到可以召喚臨摹出其他軍魂部隊的程度。
要不然楊紀可沒那心思去開發自己的軍魂技,畢竟在楊紀的規劃中,重啟軍魂,將自己的老部下從英靈形態轉變回實體形態,可是要到十年之后了。
盧植向楊紀點了點頭,“雖然我沒見過西涼鐵騎中的飛熊軍,但是西涼鐵騎我還是見過的,你召喚出來的這個英靈雖然具備西涼鐵騎的形與神,但是我總感覺這又好像不是西涼鐵騎。”
盧植有些苦惱的說道,他可以確定楊紀召喚出來的英靈虛影就是西涼鐵騎,雖然跟他曾經見過的西涼鐵騎有些不一樣。
但是英靈虛影身上的那股氣勢卻是跟西涼鐵騎一脈相承,而且比那些他曾經見過的西涼鐵騎更加的兇悍更加的靈巧?
也不知道是不是盧植看錯了,他的確是在楊紀召喚出來的英靈虛影上看出了靈巧,可是他曾經見過的西涼鐵騎好像是不具備靈巧屬性的吧,所以這難道就是他感知到的不和諧嗎?
“不和諧就對了,因為飛熊軍就在這個時代,而且還未消散,所以我是沒辦法將飛熊軍的意志一并臨摹下來,否則會被飛熊軍發現的。”
“所以我只能用軍魂之力強行模擬了飛熊的意志并將其賦予了這個英靈,讓召喚出來的英靈可以發揮出相應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