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滔滔不絕的講述著他這一路上的見聞,以及自己在遼東郡避禍時的見聞,還時不時對比一下那四位大儒治理的遼東郡與陳曦治理下的泰山郡。
聽得陳曦那時一腦門子冷汗,原本有點迷糊的腦子瞬間就清醒了過來,“當不得子義如此夸贊啊……”陳曦摸了一下自己腦門上的冷汗。
他可不敢就這樣接受了太史慈的贊譽,要不然自己靈活的底線就變得不靈活了。
劉備給太史慈弄了個接風洗塵的宴席,然后就將他安排到趙云麾下幫忙操練屯田兵了,同時協助趙云處理青州農桑的一些事務。
現在趙云正在青州齊國廣縣一帶,以人道主義的名號領著當地的流民墾荒,準備種植冬小麥,(都種上地了,還能稱為流民嗎?)太史慈主要的工作就是協助趙云管理這些當地的百姓,應該是百姓吧。
關羽和張飛在泰山的秋收結束之后,就帶著自己一部分本部偷摸的進入了青州領地,占領了一部分的青州領地,雖然現在只是武裝占領,并沒有派遣官吏前往治理。
太史慈很滿意劉備給他安排的工作,以及手底下那五千多的屯田兵和一千多作為骨干的步卒,而且還讓他在青州附近清繳黃巾土匪,解救自己的老鄉。
在收到劉備安排的工作以及士卒之后,太史慈拍著胸口向劉備保證到,他一定會將敢于靠近泰山的土匪打服,并且把他們變成泰山工地上的勞動力。
雖然這其中產生了些許誤會,但是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親自領兵將自己的老鄉從泥潭中解救出來。
陳曦對于太史慈欣然接受任命的態度很是滿意,太史慈畢竟是青州本地人,而且太史子義的義氣傳遍青州各地郡國,這叫什么,這就叫做本地居民的帶路啊。
對于太史慈這個人,陳曦很放心將人馬交割給他了,讓他率領人馬前往青州支援趙云,雖然趙云并不需要支援,但這是來自陳曦和劉備的支援,你敢不接受一個試一試。
但是對于眼前的這個穿著丐版衣服的小屁孩兒,陳曦就很不放心了,“我們這里不接收童工!”忘記了自己的年紀的陳曦大聲說道。
畢竟眼前這位一臉“你誰啊”的表情的小孩兒,不大聲說話的話,陳曦都懷疑他會不會搭理自己,他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么拽的小孩兒了,上一次見到還是在上一次。
一聽見陳曦嘴里冒出的童工兩個字,法正就忍不住火冒三丈,直接咆哮道,“你給我聽好了,小爺法孝直,現在已經及冠了,現在已經是個大人了!”
“你說你叫法孝直?”聽見法孝直這三個字之后,反應過來的陳曦指著就比自己矮了半個頭的法正咆哮道。
“小爺的名號居然都已經傳到中原來了嗎?”聽見陳曦竟然知道他的名字,法正臉上滿是高傲,中二少年惹不起啊,萬一要是爆種了呢。
“你現在不應該是扶風縣令嗎,該不會是沒通知家長,就偷跑過來的吧?”陳曦拽了一根法正身上的布條。
“父母在,不遠游你懂不?”陳曦的眼皮子狂跳,要知道法正的老爹可是漢室的大儒之一啊,要是法衍知道了法正的情況,保準讓他知道什么叫做你爹還是你爹。
“我爹給我說的是,男兒志在四方,看萬卷書,行萬里路!”法正大聲的辯駁到,同時向后一退,本就不多的布條再次損失了一條。
“你萬卷書讀完了嗎你,就敢偷跑出家門?”陳曦怒氣沖沖說道,同時將手中的布條丟回給法正,不過被法正一巴掌拍掉了。
“我萬里路不也沒走完嗎!”法正大聲的咆哮道,對于這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路人甲感到十分的憤怒。
不過這都不是事兒,畢竟路人曦聽過他的名字,那就代表著自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見過陳曦,或者是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見過陳曦。
年僅十六歲的法正正處于叛逆期,如果要不是陳曦知道他的名字,他可不會跟陳曦在這里掰扯這么久,要是能把路人曦噴到自閉就更好了。
“我們這里收的是賢才,不收小孩兒,小孩兒需要有家長的委托!”平復了一下自己被中二少年激發出來的情緒,陳曦開始努力的勸導法正回去找他爹拿一個委托書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