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三個波次的潮水沖鋒,就將曹軍的第一道防御戰線瓦解的干干凈凈。
夏侯惇和夏侯淵的本部雖說連精銳天賦都沒有,但是在兩人的軍團天賦托底下,終究還是在組織力上勉強拉住了兩支軍團。
面對鐵騎的防御力,基礎素質的差距,無天賦的曹軍根本沒辦法破防。
可惜了,曹軍的軍團基本上都是無天賦的士卒組建出來的,面對鐵騎的防御力,根本沒辦法破防。
但也只是拉住了黃忠和魏延而已,別忘了后面還有關羽在指揮大軍呢。
“殺!”華雄奮力揮舞著自己的大刀,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防御和閃避,就憑借這些連精銳天賦都沒開啟的無天賦士卒根本沒辦破防他們西涼鐵騎。
而他們曹魏軍團并不像是泰山軍團一樣,幾乎是每個軍團都具備了精銳天賦了。
曹軍那邊的夏侯淵和夏侯惇兩個內氣離體在短暫的休息之后攜帶著自己的本部軍團再次下場了。
因為泰山軍團還沒有拆解到第三道防線,所以華雄直接用軍團攻擊開道,根本沒有按照關羽的指揮從薄弱處切進去。
生與死交織的戰場才是將這份底蘊轉化為現實戰斗力的最大催化劑。
這就是夏侯淵的軍團天賦,效果是在不損害士兵的情況下,大幅、安全的激發出軍隊士卒的自身潛力,急行軍更快且不減少戰力。
而魏延的刀法初學于黃忠,后學于關羽,而魏延在這個過程中幾乎都是在模仿這兩人的道路。
不過,確實是個緩沖我軍氣勢的好辦法啊,不愧是被子川和子余說是具備大軍團指揮資質的人啊。】
第一道防線的退敗并沒有對曹軍的第二道防線造成什么大的混亂。
關羽將視線看向了夏侯淵,其麾下的士卒在軍團天賦的作用下不斷的激發出自己的潛力,估摸著很快就能誕生精銳天賦了。
不要那么著急突破,最好是將自己的刀法磨煉出來,凝練出屬于自己的武道意志之后再做突破的打算。
要不然當黃忠鑿穿戰線的時候,他們曹軍就要被切割成兩部分了,到時候的戰局就會更加的艱難。
黃忠的軍團天賦雖然不加持戰斗力,但是在軍團天賦的意志統合之下,高昂的士氣所帶來的戰斗力可謂是直逼雙天賦。
關羽統帥的泰山軍銳氣實在是太盛了,他們必須要將泰山軍的銳氣消耗掉一部分。
左翼的華雄本部接收到關羽的指令之后,迅速拉出了一個鋒頭,然后一頭斜插進了曹軍的戰線上。
五萬人的丹陽兵以百人隊為一個作戰單位,猶如潮水般涌入了曹軍的戰線當中,不斷的沖擊著曹軍的外圍防御戰線。
一般統帥都是依靠號令、指揮、預判來進行整體的調度,而關羽則是依靠著意志渲染形成的操控感來指揮士卒。
如果是沒有云氣壓制的情況,肯定是夏侯淵或者典韋去阻攔黃忠的戰線突破。
一抹青輝自關羽的雙眼中浮現而出,然后借助關羽神意志所統合渲染的大軍意志擴散至全軍,這是關羽的軍團天賦。
可惜生死關頭,由不得他多想,只能先活下來再說做打算了。
然后形成了以魏延為核心的一支尖刀部隊,直直的嵌入了曹軍的戰線當中。
楊紀在見到魏延之后,也提醒過魏延需要在練氣成罡這個境界中多待些時日。
“步兵繼續波次沖鋒,繼續拆解他們的防御陣線,白馬從側翼箭雨攻擊,打掉第三道防線中的有生力量,鐵騎從薄弱之處切進去,給我把第三道防線鑿穿。”
跟楊紀不一樣,關羽現在雖然可以做到以自身意志統合大軍意志,并且完成自身神意志渲染大軍意志。
關羽只是看了一眼華雄的行為之后就不再理會了,只要華雄能將曹軍的第三道防線碾碎,關羽才不會在意華雄用的什么方式呢。
不會寫戰場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