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容易誤導別人想法的話
陳曦在收復青州之后,就一直在忙著建設青州的工作,雖然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下面的人,但是總有些事情得要陳曦過目并且親自處理的。
到了出兵兗州前夕,陳曦帶著趙云才總算是理順了青州的政務。
就這還是因為趙云主持的農事豐收了,讓青州的百姓見到了田里面翠綠的莊稼,讓百姓親自將田里面的糧食搬進了家里。
同時陳曦主持的青州基礎設施修建規劃,讓過來干活的百姓真真切切的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工錢,也讓他們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了來自基礎設施的便利。
通過方方面面的治理,陳曦才讓青州的百姓重新認可了官府的公信力,重新建立起了百姓與統治者之間的信任關系。
而這一切都少不了基層官吏的參與,如果沒有這些基層管理人員作為計劃執行者的話,就算是陳曦能力再強也只能干瞪眼。
問題就出在這里了,他們的基層管理人員不夠了,青州之地已經將他們攢下來的基層管理人員給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現在吞并兗州再加上潁川和南陽兩郡,陳曦在泰山和青州真的湊不出那么多的管理人員啊。
好在這次出兵豫州和兗州,陳曦有意識的搜刮了不少的士子,應該可以從中湊出一部分基層管理人員。
現在青州也算是恢復了生產力,勉強也能從里邊抽出一部分人手來接管兗州的管理。
“我的意思是從青州抽調官員前往兗州,空缺出來的官員向下選拔。
兗州原本的官員先暫時不動,如果有優秀的,可以遷往青州補缺。”陳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兗州的官員是一定要換的,要不然即便是俘虜了曹操,曹操也愿意歸降,也一定會有人打著曹操的名義搞事情。
所以為了雙方都好,還是將兗州上下的管理人員全部換一遍最好。
將兗州的官員全部換過一遍之后,在執行普及泰山和青州的政策的時候,也不用遭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阻攔。
雖然兗州也有很多的世家在這里扎堆,但是面對泰山的大軍,他們的影響力沒有一點用處,因為泰山當中世家子是少數派。
即便是這些世家的聲望在當地百姓的心中很高,但是在面對泰山的政策的時候,只要是想要過上個好日子的百姓,絕對會自動屏蔽世家的聲音。
雖然這個時代的世家相比與后面的門閥豪強儒生比起來,真的算是德才兼備了。
但是世家就是世家,即便是再怎么德才兼備,對于土地的訴求依舊是無上限的,即便他們只是為了占據這塊土地,而不是用來耕種。
只要世家沒有停止對于土地的訴求,那么就一定會有百姓因為活不下去而賣掉屬于自己的田地,然后變成世家的佃戶。
即便是真的有世家放棄了對于土地的訴求,那也會有其他的玩意兒逼迫百姓破產。
所以,只要泰山的政策能真正的執行下去,那么泰山劉玄德的統治就會順理成章的進入到兗州各地。
只要趙云的屯田令能真正的執行下去,讓百姓收獲屬于自己的田地上的糧食,并且將這些糧食放進自己家里的糧倉,那么百姓一定會擁戴劉備的統治。
只要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那么即便是劉備想要登上那個位置,他們就敢把劉備送上那個位置。
而且從青州抽調表現優異的官員,不僅可以展現出泰山高層對于干得好的官員的獎勵,而且還可以騰出一部分位置,給那些想要表現的人表現的機會。
讓這些官員前往剛剛收復的地方擔任管理者,不僅是對他們的重視,更是對他們的提拔。
要是能夠在這次的任務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不僅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的階梯,而且說不定還能得到上面大佬的賞識。
說不定大佬什么時候就想起你了呢。
“兗州的官員暫時不動,是什么意思?”賈詡皺眉問道。
賈詡對于替換兗州的官員沒什么意見,只是他對陳曦的提議當中關于兗州原本的官員的處置意見有些不解。
既然都決定將兗州上下都換一遍了,為什么還要保留原本的官員,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按照陳曦的習慣,他可不會留下這樣一個容易讓人別有用心的破綻。
要么是陳曦在釣魚,要么就是陳曦在算計某些事情,這是餌料。
都跟陳曦共事這么久了,賈詡對于陳曦的性格不能說摸得一清二楚,九成九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