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楊紀是條咸魚就不會被權力腐蝕了,那是你沒見過而已。
多少比楊紀陳曦的意志還要堅定的人杰最終還是倒在了權力這一關。
楊紀雖然認為自己的意志還算是堅定,但是楊紀可不認為品嘗過何為權力之后的自己,還能保持著最初的模樣。
所以,為了避免自己也被權力的欲望所侵蝕,楊紀在青州只會將執行權下放,不會直接去接觸青州的完整大權。
雖然最終的決策權依舊在楊紀手上,但是將執行權下放之后,楊紀就已經在實際上將青州大權一分為二了。
看著趙云騎著夜照玉獅子的背影逐漸遠去,楊紀也轉頭返回了平原城中,往府衙而去。
這一回,楊紀是獨自來到平原的,法正最終還是被陳曦扣下了,沒能跟著楊紀一起來到青州。
不過估計法正的齊國相很快就會上任了,畢竟陳曦也說了是因為法正還不夠成熟,所以才將其扣下的嘛。
法正對于商人的認知依舊停留在過往的刻板印象當中,這就是陳曦認為法正還不夠成熟,將其齊國相的文書扣下的主要原因。
法正直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商人的存在能對治下的百姓起到什么作用。
估計只有當法正能真正認識到商業在發展過程的重要性之后,陳曦才會將法正放出去執政一方吧。
也許是法正還沒有真正見識過商業的作用,所以直到現在,他還保持著對于商業的刻板印象。
不過法正很快就會見識到商業的強大吸金能力了,因為陳曦再過幾天就要在泰山推行新的的稅法了。
到了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會被陳曦制定的商稅法所震驚到的。
盡管在推行新稅法的過程中,陳曦會遇到除了劉備之外的所有人的抵制。
但是只要商稅收上來之后,所有人又會舔著臉將自己手中的產業交給陳曦來運營。
——
袁紹派來防守冀州南線的時候被稱為河北四庭柱之二的高覽和張郃,以及陳曦的老熟人沮授。
不過,現在的冀州南皮大營當中的士卒就不是當初陳曦遇到的那三萬士卒了,而是換成了基本上全是雜兵的十萬大軍。
在這十萬大軍當中,估計真正能打的就是張郃高覽兩個人的本部軍團了。
畢竟袁紹的精銳除了并州的那三萬人之外基本上都已經被調往界橋西線防守公孫瓚了。
不過楊紀比較好奇的是,公孫瓚在攻下河間郡之后為什么沒有順勢攻入渤海郡,要知道渤海郡可是袁紹的起家之地啊。
如果公孫瓚要是將渤海郡一起攻下來的話,說不定袁紹在惱羞成怒之下,直接跟公孫瓚在安平郡和清河郡一帶跟公孫瓚來上一場野戰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袁紹被手下的謀臣勸住,以守為攻拖死公孫瓚,畢竟公孫瓚跟劉虞不合的消息可是傳的很廣的。
不過也很有可能是公孫瓚在看過南皮城之后,覺得自己的騎兵很難攻下渤海郡的核心——南皮,所以才直接南下清河郡的吧。
畢竟南下收拾了袁紹之后,南皮城中的守軍還不是要向他投降。
結果就是現在公孫瓚和袁紹在界橋那個地方僵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