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交出糧食的百姓,與必須要從百姓那里拿到糧食的士卒之間到底會發生什么?袁紹心里很清楚。
【不過,為了我的大業,還是苦一苦你們吧,我的大軍需要你們的這點糧食,到時候我會加倍補償回來的。】袁紹在心里想著。
“告訴下面的人,在征集糧食的時候盡量不要與白馬義從發生沖突,同時要盡快征集到足夠的糧食。”袁紹面無表情的對審配說道。
“諾!”審配低頭應是,并沒有對袁紹的指令做出什么異議,畢竟在他們的思想中,只有袁紹和麾下的大軍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過是細枝末節。
至于帶著這些百姓一起離開?不好意思,這個選項在袁紹審配逢紀等人的腦海里從未出現過。
開什么玩笑啊,他們之所以要向這些百姓征集口糧,不就是為了讓麾下的大軍能撐過他返回鄴城之前的這一段時間嗎。
帶上這些百姓的話,不說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絕對會使他們的糧草消耗速度大增。
既然如此的話,還不如將他們的口糧收集起來,交給他們麾下的大軍使用,然后讓劉備將其遷走。
劉備需要他們的人口,他們需要這些百姓口袋中的口糧,兩者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難道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嗎?
反正他們冀州人口多,損失幾萬根本就不是什么大問題,到時候再從其他地方遷一部分百姓過來填充就行了。
……
“看來,他們是意識到我們要做什么了啊。”混跡在白馬義從中的劉備轉頭對身旁的楊紀說道。
“袁本初麾下又不缺智謀之士,結合我們的情況,猜出我們的目的也不是難事。”楊紀看著收斂了很大動作的袁軍士卒,隨口說道。
“確實。”劉備點了點頭,連他都能想到這樣的方法,對面的智謀之士猜到他們這么做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很困難的事。
雖然劉備的初衷只是想讓這些百姓能在他治下得到一口過冬的糧食而已。
但是既然他們是這么想的話,那就這樣吧,反正結果也是差不多的。
“奉孝,遷移百姓的準備工作做的怎么樣了,看袁軍的表現,他們撤兵的日子應該就是這兩天了。”劉備扭頭向另一邊的郭嘉問道。
“回主公,事情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遷移路上所需的糧草醫生和馬車都已經到位了。”郭嘉向劉備拱手說道。
說實話,接到劉備準備這些東西的命令的時候,郭嘉還以為是給那十萬士卒準備的呢,結果沒想到是給周邊的百姓準備的。
雖然在這個季節遷移百姓很困難,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什么很困難的事情,畢竟界橋這地方距離平原挺近的。
將這些百姓送到平原之后,再由甘寧的海軍將這這些百姓通過水路送到濮陽那邊,在濮陽休整一個冬天之后再散落到兗州東部各郡縣。
或者讓趙云過來接人,直接分散到兗州東部各郡縣中去也不是不行,到時候由府衙那邊劃撥救濟糧食就行了。
當劉備的命令傳到郭嘉這里的時候,郭嘉的腦子里就已經出現了后續的一系列的處理方案。
而且,剛開始的時候,郭嘉還以為這個遷移周邊百姓的妙方是楊紀提出來的。
后面知道這個妙方是劉備提出來的之后,郭嘉可是恍惚了好一會兒啊,他的主公原來已經成長到了這種地步了啊。
“嗯,這就好。”劉備點了點頭,“對了,將這里的百姓遷走之后,你們打算如何安排這些的百姓?
是打算先送到平原郡先安置起來,還是直接送到兗州那邊,讓子龍的屯田部隊安置?”劉備向郭嘉詢問關于這些百姓的后續安置問題。
這可不是一個可以簡單糊弄的事情啊。
(本章完)</p>